名人教子的100个法则-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
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决心亲自到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亲年纪老了,家里没人照顾,没敢提这件事。
他的心事毕竟被母亲觉察到了。当母亲了解到他有这样的愿望,跟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我留在家里,做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马呢!”母亲为他准备行装,还给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有了母亲的热情支持,徐霞客远游的决心更坚定了。
徐霞客二十二岁那年,正式踏上远征的旅途。他先后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十六个省。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见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每次游历回家,他跟亲友谈起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情景,别人都吓得说不出话来,他母亲却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老母亲辞世,徐霞客就把他全副精力投入到游历考察的事业上。徐霞客漫游西南的时候,除了随身的一个仆人外,还有一个名叫静闻的和尚和他们做伴。有一次,他们在湘江乘船的时候,遇到了强盗,他们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静闻和尚因为受伤,在半路上死去。到最后,连他随身的仆人也离开他逃走了。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动摇他探索自然的决心。
徐霞客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
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不但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宝贵文献,还称得上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教子感悟——
远大的理想,需要坚持才能实现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是江阴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流芳百世,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为科学和真理奋斗不已。
徐霞客自小聪明又有读书的机会,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后来得到母亲的支持与鼓励才踏上了自己理想旅程。
理想与现实中间,你有桥梁吗?那个桥梁是什么?你曾经梦想自己是艺术家、是诗人、是明星,你曾经是你梦想的任何人。现在,你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可是又有谁有勇气和耐心去坚持呢。更何况是孩子呢?孩子的定『性』通常都很差,面对如此,父母要做的就要拿出自己的耐心,运用正确的方法,认真的培养孩子的定『性』,引导孩子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让他为了任何事情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第七章 崇高理想,引领孩子更精彩 第八节 崇高理想——岳母刺字教子精忠报国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抗金名将。
他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最终成为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谥武穆,后改谥忠武。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虽然死了,但他那精忠报国的精神一直流传于世,而他如此伟大的理想,全都是母亲给他的。
母亲以刺字,来勉励岳飞做事要有坚定的意志。
岳飞母亲姚太夫人,是『妇』女的楷模,母教的典范。在国家危亡之秋,励子从戎,教子尽忠报国,被国人尊为贤母,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之一。举世无双的千古佳话“岳母刺字”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
宋朝徽宗年间,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母抱着刚满三天的岳飞,坐在花缸里从河南汤阴县漂流到河南内黄县,被麒麟村王员外救起。王员外将岳飞母子收留在庄中,一住就是七年。
岳飞七岁时,与王员外之子王贵,汤员外之子汤怀,张员外之子张显一起读书。谁知三人富家子弟不但不用心读书,还终日在学堂里挥拳弄棒。虽说岳飞用功读书,也难免受了些影响。
一天,岳母找王员外商量,要搬到王员外的庄外住,王员外也只好答应。岳母在庄外三间草房内安顿好家务后,告诉岳飞说,搬到庄外来住,是想岳飞学些本领,将来好为国家出力。岳飞点头答应今后一定听母亲的话。
岳飞吃了饭后,就到桌前坐下,等候母亲教他读诗文。岳母拿出一些钱,叫岳飞去买些纸笔来。岳飞接过银子想了一会儿说:“把这钱省下来吧,我有纸笔。”说罢,岳飞拿了一个畚箕,到门外撮了一畚箕沙土往桌上一倒,抚平,拿着一根树枝说:“这就是纸和笔。”岳母笑了。她一边教岳飞读诗文,一边在桌上教岳飞练习写字。
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一天,岳飞正在屋里读书,门外忽然进来一条汉子,叫着要见岳飞,岳飞回答自己便是。来人倒地便拜岳飞。岳飞忙扶起汉子还礼,两人一叙,方知来人叫于工。两人谈得投机,结义为异姓兄弟。
这时,于工拿出二百两银子交给岳飞,岳飞不收,于工说要在岳飞家住些日子学武功,银子作生活之用,岳飞听于工这么说,只好收了银子,送到后房交给岳母。当岳飞回到客厅后,于工又打开包袱,拿出一个马蹄金,几十粒珠宝,还将一件猩红战袍,一条羊脂玉玲珑袋放到桌上,再取出一封信叫岳飞接旨,岳飞听后大惊。
原来于工并非是真心实意来学习武艺的,而是义军杨幺派来诱招岳飞的。杨幺想推翻大宋,另立朝廷。
当于工向岳飞说明来意后,岳飞说:“我岳飞虽没多大本领,但生在大宋,长在大宋,决心保卫大宋。兄弟,你将这些东西收了快走,再不要多言!”
于工还是不死心,再三劝岳飞,岳飞坚决不肯。于工无奈,只好收起礼物走了。
岳母此时从内房出来,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
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在这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岳母姚氏以大局为重,毅然送儿子投入这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拜师周侗后,武艺高强,一身系于宋室安危,又怕儿子在复杂局势下思想动摇,于是,临行前,在儿子脊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意在叮嘱岳飞要时刻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教子感悟——
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意志
歌德曾说过: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纪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理想是此岸,成功是彼岸。人的意志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理想的实现就如一段漫长的征途,越往前走人就越少。不只是精力、胆识的问题,它还需要坚定的意志。成功的大门永远只为那些意志坚定的人而开。
意志力不是单纯的一种品质,它是由各种单一的“元素”相互融合形成的。意志品质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因此,父母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
一般,『性』格懦弱的孩子,意志品质大都较为脆弱,做父母的就更应放手让他自己活动,积极鼓励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而对于天『性』活泼、好表现自己的孩子,也要多指点,多约束,给他创造“逆境”,多设障碍,以磨炼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为孩子制造太多的挫折和困难,否则就是法西斯。要知道快乐和能为的事情也可以反映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七章 崇高理想,引领孩子更精彩 第九节 崇高理想——李苦禅教子故事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号励公,我国当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在民间艺人的影响下,走上了艰苦的艺术征途。
李苦禅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60余年。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特『色』。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花鸟,既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又不是对自然物象纯客观的描摹,而是高度凝练之后的再创造。他的作品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璞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中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他也用同样的要求教育儿子——要有冒险和创新精神。
李苦禅教育儿子,要有冒险、创新的精神才能成功。
李燕继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对李燕用的速写工具,李苦禅要求越简便越好。李燕理解父亲的用心,用铁窗纱钉在木框上,边上系一个塑料小墨盒,再钉上一叠『毛』边线,随画随翻。父亲看了后感到很满意,说“又轻便,又实用,而且便宜。”李苦禅对工作、生活条件要求不高,但对艺术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李苦禅教育儿子从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对儿子说:“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怕苦,是不出来的。”接着,他结合自己从艺过程,说:“我有个好条件──出身苦,又不怕苦。当年,我每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根大葱,就算一顿饭啦!”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燕不怕风吹日晒,不畏爬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
最重要的是李苦禅要求儿子“画自己的东西,创自己的笔墨”,自成风格。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道士看见一个瞎眼老头从南边走来,路中间有块大石头挡着。一个道士说:“老头,从左边绕过来!”另一个道士则说:“老头,从右边绕过来!”你猜,老头怎么着?他一下子从石头上蹦过来了。说完故事,李苦禅说:“作画就要这样,‘画思当如天岸马,画家常似人中龙’。画画不可人云亦云,落入前人窠臼。”
教子感悟——
理想的实现,需要冒险、创新的精神
雨果曾说过:“理想是具有冒险『性』的。”比尔·盖茨也曾说:“所谓机会,就是去尝试新的、没做过的事。可惜在微软神话下,许多人要做的,仅仅是去重复微软的一切。这些不敢创新、不敢冒险的人,要不了多久就会丧失竞争力,又哪来成功的机会呢?”
冒险是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种勇气和魅力。从经验中得知: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冒险。那些希望一生宁静、平安的人不敢冒险,也不会冒险,更没有创新,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因此,父母不光要给孩子种一棵“理想的种子”,还要从小就培养孩子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而敢为人先,至少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勇于创新,拥有创新的精神,积极的实现理想。二是敢于冒险,为自己的理想而冒险,敢于把冒险精神投入到生活中去,敢于以冒险来换取成功的机遇,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三是善于变通,要灵活多变。
第七章 崇高理想,引领孩子更精彩 第十节 崇高理想——宋庆龄有一个敢为天下先的父亲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教名查理·琼斯,生于海南岛文昌县韩姓人家,原名韩乔孙,1875年随宋姓堂舅赴美洲古巴,遂改姓宋。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之父。一生多彩多姿,他的身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