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生死疲劳 >

第72部分

生死疲劳-第72部分

小说: 生死疲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做过这么复杂的实验,”西门欢说,“但要是在皮肤上割上一条口子,用我妈妈的头发烧成灰洒 上,十分钟就能愈合,而且不留疤痕。”

  “听说你妈妈的头发不能剪,一剪就出血?”

  “是的。”

  “听说你妈妈心眼儿特好,屯里人有受了伤的,去找她讨要头发,她都会拔给人家?”

  “是的。”

  “那不拔成秃瓢了吗?”

  “不会的,我妈妈的头发越拔越密。”

  “哎呀,那你永远饿不死了,”庞凤凰说,“即便你爸爸倒了台,成了不名一文的穷光蛋,你妈妈卖 头发也可以养活你啦。”

  “不,即便我沿街讨饭,也不会让我妈妈卖头发的!”西门欢坚定地说,“尽管我不是她亲生的。”

  “什么?”庞凤凰惊讶地问,“你不是你妈妈亲生的?那谁是你的亲妈妈?”“听说是一个女中学生 。”“女中学生生私生子,很酷,”庞凤凰若有所思地说,“比我小姨还酷。”“那你就生一个吧。”西 门欢说。

  “要是止不住血,”庞凤凰恶狠狠地说,“我就把你媳狗爪子剁下来!”

  “放心。”

  庞凤凰缓缓地松开了手。

  “怎么样?”西门欢得意地问。

  “果然神了!”庞凤凰说。

  第五十二章解放春苗假戏唱真泰岳金龙同归于尽

  ——蓝解放,你为了爱情,不要前途,不要名誉,不要家庭的行为,虽然为大多数正人君子所不齿, 但还是有莫言那类作家为你唱赞歌。但母亲死后,你不回来奔丧,如此忤逆不孝,恐怕连莫言那种善于讲 歪理的人,也难为你开脱了。

  ——我没得到母丧的消息。逃到西安后,我像一个罪恶累累的强盗一样隐姓埋名。我清楚,只要庞抗 美不倒,法院就不会判我离婚。我离不了婚又要跟春苗在一起,那就只能远避他乡。在西安街头,有好几 次,我见到了熟识的故乡人面孔。我多想上前与他们打招呼,但只能低头掩面躲过。有好多次,在我们栖 身的那间小屋里,我和春苗,因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痛哭。我们为了爱而出走,为了爱而不能还乡。 我们多少次拿起电话又放下,我们多少次把信投进邮筒又等候着取信员开箱时编造理由索回。我们有关故 乡的信息都来自莫言,但他总是报喜不报忧。他是唯恐天下无戏的人,他大概把我们当成了他的小说素材 ,那么,我们的命运愈悲惨,我们的故事愈曲折,我们的遭际愈有戏剧性,就愈中他的下怀。尽管我未能 回去为母亲奔丧,但那些日子 里我阴差阳错地 扮演了一个孝子的角色。——莫言在作家班时的一个同学执导了一部解放军剿匪的电视剧,剧中有一个外 号“蓝脸”、杀人如麻却事母至孝的土匪。为了让我挣点外快,莫言把我推荐给了他那同学。那人留着一 部大胡子,头顶光秃如莎士比亚,鼻子弯钩如但丁。一见我的面,他就手拍着大腿说:奶奶的,不用化妆 !

  ——我们乘坐着西门金龙派来的卡迪拉克赶回西门屯。那个红脸膛的司机不愿意让我上车。你儿子横 眉竖眼地说:“你以为这是一条狗吗?这是一个圣徒,它比我们家族中所有的人都爱我奶奶!”

  我们刚出县城就下起了雪。是那种细盐般的霰粒。车进西门屯时,地上已经一片洁白。我们听到一个 前来吊孝的远房亲戚大声哭喊着:“天地为你戴孝啊,老姑奶奶!您的仁德感天动地啊,老姑奶奶!”

  他的哭喊,像合唱队的领唱一样,引发了一片哭嚎。我听到了西门宝凤嘶哑的哭声,听到了西门金龙 雄壮的哭声,听到了吴秋香唱歌一样的哭声。

  一下车,互助与合作就掩面嚎哭起来。你儿子和西门欢搀着他们各自母亲的胳膊。我沉痛地呜呜着, 跟随在他们身后。此时狗大哥已死,卧在墙角、已经老态龙钟的狗二哥用低沉的呜叫向我打了招呼,但我 已经没有心思回应它。我感到有四股寒气沿着四肢上升,在五脏六腑内凝成一坨冰。我浑身颤抖,四肢僵 硬,反应迟钝。我知道自己也老了。

  你母亲已经盛妆入棺,棺盖竖在一旁。她的寿服是紫色缎子缝制,上面有一些暗金色寿字。金龙和宝 风跪在棺材丽端。宝凤头发散乱。金龙眼睛红肿,胸前的衣服湿了碗口大的一片。

  互助与合作扑跪在棺材前,拍打着棺材的边缘尖声嚎哭。

  “娘啊,娘啊,您怎么不等我们回来就走了呢?娘啊,您走了,我们的靠山就倒了啊,撇下我们孤儿 寡母可怎么活啊……”这是你妻子反反复复的哭诉。

  “娘啊,娘啊,您受了一辈子苦,怎么才过上好日子 就走了呢?……”这是互助的哭诉。

  她们泪飞如雨,溅落到你母亲的寿衣上,溅落到盖住你母亲面孔的那张黄表纸上。泪水在纸上洇漶开 ,仿佛死人的眼泪。

  你儿子和西门欢跪在他们各自母亲的身后,一个脸色如铁,一个脸色如雪。

  负责料理丧事的是许学荣夫妇。许大娘惊叫着把互助和合作的身体拉直:“哎呀,孝子孝妇们啊,千 万别把眼泪溅到死者的身上啊,她身上带着活人的眼泪难得超生啊……”

  许大爷环顾四周问:“至亲之人都到齐了吧?”

  没人回答他。

  “至亲之人都到齐了吧?”

  室内那些远亲们面面相觑,依然没人回答他。

  一个远亲抬手指指西厢房,悄悄地说:“问问老掌柜的去吧。”

  我跟随着许大爷来到西厢房。你的爹坐在墙角,正在用高梁秸秆和细麻绳缝制锅盖。墙壁上挂着一盏 油灯,昏黄的灯光恰好照亮那个墙角。你爹的脸一团模糊,只有他的眼睛,放射出两点亮光。他坐着一个 方凳,用双膝夹着已经基本成形的锅盖,麻绳穿过高粱秸秆发出“嗤啦嗤啦”的响声。

  “老掌柜的,”许大爷说,“解放那边捎信去了吗?如果他一时半会赶不回来,我看……”

  “盖棺吧!”你的爹说,“养儿还不如养条狗啊!”

  ——听说我要拍电视,春苗也要参加。我们去求莫言,莫言又去求导演。导演见到春苗后,说:那就 演“蓝脸”的妹妹吧。这是一部系列剧,一共三十集,讲了十个可以独立成章的剿匪故事。每个故事拍三 集。导演把剧情大概给我们讲了讲。说的是这个外号“蓝脸”的土匪,杆子被打散后一个人逃进了深山。 解放军知道他是孝子,便做通了他妹妹和他母亲的工作,让他母亲诈死,让他妹妹进山报信。“蓝脸”闻 讯下山,披麻戴孝扑进母亲的灵堂,混杂在前来帮忙的乡亲们群中的解放军一拥而上,将“蓝脸”按倒在 地,这时,他的母亲从棺材里坐起来,说:儿子啊,解放军优待俘虏,你投降吧!——明白了吗?导演问 我们。明白了,我们说。导演说,眼下大雪封山,没法拍外景,你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土匪,潜逃外地多 日,突闻母亲死讯,然后不顾一切回来奔丧。能不能找到感觉?让我试试看。给他换上孝服。几个女人从 一堆散发着霉味的旧服装中翻一件白袍子披在我的身上,又找了一顶孝帽子扣在我的头上,腰问又给我捆 上了一道麻绳。春苗问:导演,我的戏怎么演?导演说,你就把他想成你亲哥就行了。我问导演:是不是 还需要一支枪?导演道:你不说我还忘了,这“蓝脸”是个双枪将呢。道具道具,弄两支枪给他插到腰里 。还是那几个帮我穿孝服的女人,弄来两支木头手枪插到我的腰里。春苗问:我要不要穿孝服?导演说: 给她也换上孝服。这样的枪怎么能打响?我问导演。导演说:你打响它干什么?等你娘从棺材里坐起来要 你投降时,你把枪摸出来扔到地上就行了。懂了吗?懂啦。那就开拍。摄像准备!母亲的灵堂布置在我们 居住的“河南村”西头一排破房子里。我和春苗曾想租下这房子制作山东大馒头,因房主要价太高而做罢 。我们对这个环境很熟悉。导演要我们酝酿一下情绪,免得灵前无泪而干嚎。我看着被肥大孝服包裹住的 春苗和她那张因营养不良而瘦削发黄的小脸,无限的怜爱涌上心头,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春苗啊,我的好 妹妹,你、本来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幸上了我的贼船,来到这异乡僻地,受这样的苦难。春苗 扑到我怀里,哭得浑身打颤,仿佛一个千里寻兄的小女孩。导演大喊:停停停!戏太过了!

  ——盖棺之前,许大娘揭开那张覆盖在你母亲脸上的黄表纸,说:“孝子孝妇们,看最后一眼吧,都 忍着点,千万别把眼泪滴到她的脸上啊!”

  你母亲的脸似乎有些肿胀,色泽发黄,好像涂了一层淡淡的金粉。她的眼睛没有完全闭上,两绺冷冷 的光,从眼缝里射出来,仿佛在谴责所有看到她的遗容的人。

  “娘啊,您一走,我就成了孤儿了啊……”西门金龙哭嚎着。上来两个远亲把他扶到一边去。

  “娘啊,我的娘,你把女儿也带走吧……”宝凤用脑袋碰撞棺材边沿,发出“嘭嘭”的响声。几个人 冲上来,架着她的胳膊,把她拖到一边去。年纪轻轻就花白了头发的马改革抱住母亲,不让她往棺材前扑 。

  你妻子手把着棺材边沿,张大嘴巴干嚎一声,然后双眼翻白,往后便倒。众人慌忙把她拖到一边,又 是揉虎口,又是掐人中,折腾了半天,才缓上气来。

  许大叔招呼一声,在院子里等候的木匠们,提着工具箱子走进屋里。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棺盖抬上,遮 住了这个死不瞑目的女人。在噼噼啪啪的盖棺声中,孝子孝妇的哭声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接下来的两天里,金龙、宝凤、互助、合作身穿重孝,坐在棺材两端的草席上,日夜守灵。蓝开放和 西门欢,则对面坐在棺材前面的两个小方凳上,就着一个瓦盆,烧化纸钱。棺材后边的方桌上,供着你娘 的灵位,点着两支粗大的白烛。纸灰飘扬,烛光摇曳,一派肃穆景象。

  前来吊孝的人络绎不绝。许大爷带着老花镜,坐在杏树下的一张方桌上,一笔不苟地登记着赙金和奠 礼。亲朋乡邻赙赠的烧纸,在杏树下摞成了一个小垛。天气奇冷,许大爷不时地往冻僵的笔尖上哈气,他 的胡须上结着白色的霜花。杏树上的枝条,结满了雾凇,宛若雪树银花。

  ——我们在导演的批评下,尽量地节制情绪。我默念着:我不是蓝解放,我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蓝 脸”,我曾经在锅灶里埋了一颗手榴弹炸死了晨起做饭的妻子,我曾经用刀子割去一个当面叫我外号的男 孩的舌头。慈母去世,我心悲痛,但我的哭是极其节制的,我要把悲痛埋藏在心底。我的眼泪,是极其宝 贵的,不应该像自来水一样随便流淌。但只要我一看到春苗身穿孝服、满面污垢的模样,个人的经历便压 倒了角色的经历,个人的情感便替代了角色的情感。又试了几次,导演还是不满。那天莫言也在现场,导 演对他嘀嘀咕咕。我听到莫言对导演说:赫秃子,你别那么认真,你一定要帮这个忙,否则我跟你断交。 莫言把我们拉到一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啦?泪腺太发达了。春苗可以往死里哭,但你老兄哭出三五滴 眼泪就可以了。这不是你的娘死了,这是土匪的娘死了。三集戏,你每集三千,春苗两千,三三见九,三 二得六,九六一万五,有了这笔钱,你们就基本小康了。我教你一招,莫言又说,待会儿拍棺哭灵时,你 不要把棺材里那人想象成你娘,你娘在西门屯穿绸穿缎,吃香喝辣,享福呢!你就想,棺材里有一万五千 元人民币!

  ——尽管道路积雪,车行危险,但出殡那天,还是有四十多辆轿车开到了西门屯。街上的雪被汽车尾 气污染,化成了污浊的雪水,接着又冻成了灰色的冰碴。车子都停在西门家大院对面的广场上,臂上套着 一个久久标的孙家老三在那里指挥调度。因为怕天冷发动困难,汽车都没熄火。司机们呆在车内取暖。四 十多辆汽车后部的尾气上升,汇集成一片白雾。

  前来参加葬礼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多半是县里的官员,少数是外县来的西门金龙的好友。屯子里 的人们,都不避寒冷,抄着手,聚集在西门家大院前的街道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并等待着出棺时的 大热闹。几天来西门家的人们差不多把我忘了。我夜晚与狗二哥挤在一起,白天就在院子内外走动。你儿 子喂过我两次,一次是扔给我一个馒头,一次扔给我一包结着冰碴的(又鸟)翅。馒头我吃了。(又鸟)翅我 没吃。因为这些天里,沉淀在记忆深处的与西门闹有关的往事不时翻腾上来,令我心中戚戚。我有时会忘 记自己已经四次转世,依然是这西门大院的主人,在经历着丧妻之恸,有时又明白过来,知道阴阳异路, 世事如烟,一切都与我这条狗没有关系了。

  街上的人群里,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向年轻人描述着当年西门闹为他母亲出大殡的事:那四寸厚的柏 木棺材啊,要二十四个壮汉才能抬起。道路两旁的帐子连绵不断,隔五十步就扎着一个席棚,席棚里摆设 路祭,整猪整羊,西瓜大的馒头……我赶紧避开,不愿意陷入回忆的泥潭。现在我只是一条狗,一条步入 老境、所剩岁月不多的狗。我看到,那些前来参加葬礼的官员,几乎都穿着清一色的黑色大衣,围着黑色 的围巾。少数人头上戴着黑色的貂皮帽,这必定是些头发稀疏或者秃顶的人,那些没戴帽子的,都是一头 浓密的黑发。他们头顶上的雪花与他们胸前的白色纸花相映成趣。

  正午时分,一辆“红旗”牌警车在前边开道,一辆“奥迪”牌黑色轿车后边跟随,缓缓停在了西门家 大院门前。身穿重孝的西门金龙从院中匆匆走出。司机拉开车门,身穿黑色羊绒大衣的庞抗美钻出车门。 她的脸也许是因为身穿黑色大衣而显得格外白皙。几年不见,她的嘴角和眼角都有了深刻的皱纹。一个秘 书模样的人把一朵白花别在她的胸前。她的神色凝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