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恋上大国医 >

第14部分

穿越之恋上大国医-第14部分

小说: 穿越之恋上大国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光远高兴死了,这张船票钱花得简直太值了。他感慨万千——该称赞王孟英太高妙呢,还是该痛骂婺州那些大夫医术烂到令人发指?
  
  *
  
  *
  
  注①、②:张养之医案整(http://。)理自《大国医王孟英》第一集《半痴山人》。
  
  张养之说的话全文:
  孟英之手眼,或可得而学也;孟英之心地,不可得而及也。我之病,奇病也,孟英虽具明眼,而无此种热情,势必筑室道旁,乱尝药饵,不能有今日矣。况不但有今日,而十余年深藏久伏之病,一旦扫除,自觉精神胜昔,可为后日之根基,再生之德,不亦大哉。
  
  注③:周光远医案整(http://。)理自《大国医王孟英》第二集《正气驱邪》。
  
   

作者有话要说:

另附二则史料。感兴趣的可读一读。第一则主要是记录张养之这个故事。第二则主要是病历,记录病情和用药。

一、
(清)王士雄著 《王孟英医案》:张养之弱冠失怙后,即遘无妄之疾,缠绵七载,罄其资财,经百十三医之手,而病莫能愈。因广购岐黄家言,静心参考,居然自疗而痊,然鼻已坏矣。抱此不白之冤,自惭形秽,乃闭户学书,专工作楷,其志良可悼也。孟英因与之交,见其体怯面青,易招外感,夏月亦著复衣,频吐白沫,询知阳痿多年,常服温辛之药,孟英屡谏之。而己亥九月间,患恶寒头痛,自饵温散不效,逆孟英诊之。脉极沉重,按至骨则弦滑隐然。卧曲房密帐之中,炉火重裘,尚觉不足以御寒,且涎沫仍吐,毫不作渴,胸腹无胀闷之苦,咳嗽无暂辍之时,惟大解坚燥,小溲不多,口气极重耳。乃谓曰:此积热深锢,气机郁而不达,非大苦寒以泻之不可也。养之初犹疑焉,及见方案,辨论滔滔,乃大呼日:弟之死生,系乎一家之命,唯君怜而救之。孟英慰之曰:我不惑外显之假象,而直断为实热之内蕴者,非揣度之见,而确有脉证可凭,但请放心静养,不必稍存疑畏。及二三帖后,病不略减,诸友戚皆诋药偏于峻,究宜慎重服之。有于某者,扬言于其族党曰:养之之命,必送于孟英之手矣。众楚交咻,举家惶惑,次日另延陈启东暨俞某并诊。孟英闻之,急诣病榻前谓曰:兄非我之知己也,则任兄服谁之药,我不敢与闻也;兄苟裕如也,则任兄广征明哲,我不敢阻挠也。今兄贫士也,与我至交也,拮据资囊,延来妙手,果能洞识病倩,投剂必效,则我亦当竭力怂恿也。第恐虽识是病,而用药断不能如我之力专而剂大也。苟未能确识是证,而以无毁无誉之方,应酬塞责,则因循养患,谁任其咎也?或竟不识是病.而开口言虚。动手即补,甘言悦耳,兄必信之,我不能坐观成败,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也。今俞某之方如是,陈医殊可却之,速著人赶去辞绝,留此一款,以作药资,不无小补。况连服苦寒,病无增减,是药已对证,不比平淡之剂,误投数帖,尚不见害也。实由热伏深锢,药未及病。今日再重用硝、黄、犀角,冀顽邪蕴毒,得以通泄下行,则周身之气机,自然流布矣。养之伏枕恭听,大为感悟。如法服之,越二日大便下如胶漆,秽恶之气达于户外,而畏寒即以递减,糜粥日以加增。旬日后粪色始正。百日后康健胜常。用后虽严冬亦不甚畏冷,偶有小恙,辄服清润之方,阳道复兴,近添一女。养之尝颂于人曰:孟英之手眼,或可得而学也;孟英之心地,不可得而及也。我之病,奇病也,孟英虽具明眼,而无此种热情,势必筑室道旁,乱尝药饵,不能有今日矣。况不但有今日,而十余年深藏久伏之病,一旦扫除,自觉精神胜昔,可为后日之根基,再生之德,不亦大哉。

二、
(清)王士雄著 《王孟英医案译注》:张养之病延七载.经百十三医之手不愈.体怯面青.易招外感.夏月亦着复衣.频吐白沫.阳痿多年.常服温辛之药.九月患恶寒头痛.自饵温散不效.孟英诊之.脉极沉.重按至骨.则弦滑隐然.卧曲房密帐之中.炉火重裘不足御寒.且涎沫仍吐.毫不作渴.胸腹无胀闷之苦.咳嗽无暂辍之时.惟大解坚燥.小溲不多.口气极重耳.此积热深锢.气机郁而不达.非大苦寒以泻之不可.二三帖后病不略减.(中略)连服苦寒.病无增减.不比平淡之剂.误投数帖.尚不见害.实由热伏深锢.药未及病.今日再重用硝黄犀角.冀顽邪蕴毒.得以通泄下行.则周身之气机自然流布矣.如法服之.越二日大便下如胶漆.臭达户外.畏寒递减.糜粥日增.旬日后粪色始正.(热伤肺.气不流行则恶寒.头痛为肝阳.若感寒则温散已效.脉极沉.已见胃腑积滞.重按至骨则弦滑隐然.更见痰热遏伏.炉火不足御寒.热深厥亦深也.涎沫仍吐.毫不作渴.痰虽热有滑润性质.故不作渴.胸腹无胀闷.病不在气分.咳嗽无暂辍.则胃热逆冲于肺.大解坚燥为热结固已.热证溲多则愈.溲竭则死.口气重为肺胃之热逆冲.镑犀角磨冲六分.元明粉一钱.生大黄三钱.二味开水同泡冲.炒枳实一钱.元参片五钱.黑栀皮三钱.苦桔梗次下三钱.赖氏橘红一钱.姜竹茹三钱.白茅根三钱.丝瓜络三钱.石菖蒲一钱.陈胆星一钱炖和服.更方去桔梗竹茹茅根栀皮丝瓜络.加镑犀角磨冲一钱.元明粉二钱.生大黄五钱.开水同泡冲.炒枳实二钱.制根朴一钱.赖橘红一钱五分.川贝母杵一两.石菖蒲次入一钱.陈胆星二钱炖和服.)




20

20、惊搬家 。。。 
 
 
  
  周光远在钱塘盘旋了几日。跟王孟英尽情叙旧。他在婺州当盐务主管,见多识广,又是个爱吹牛的性子,谈什么都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天他在那吹擂自己跟洋鬼子打交道的经历。说到高兴处,拿出一只珐琅质鼻烟壶送给王孟英。
  王孟英拒绝了,“大哥,我不吸烟。”他还劝说周光远,“大哥事务繁忙,须爱惜身体。你生活习惯不好,所以容易患病。”
  
  在养生这方面,王孟英是非http://。常小心注意的。因为他自己虽然是个大夫,但体质不太好。实际上,他从小就是个多病的孩子。还在喝奶的时候就患过泄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闹肚子,这个病王孟英一患就是一年,估计这对他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后来王孟英终其一生体质都不大好。基本上他也是在和自己的疾病斗争中渡过一生的。在三岁的时候,他更倒霉,患上了天花,要知道,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好在王孟英命不该绝,居然死里逃生,在死神的面前晃了一圈儿,又活了过来,实在是命大啊!
  正因为如此,他敦促自己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后来成为养生大家。
  
  说回周光远,他见王孟英拒绝,就收回鼻烟壶,改为送一座镀金的西洋钟摆。并且自鸣得意,让王孟英摆在迎来送往的厅中,美名曰“观瞻”。
  
  恰在这时,吴家母打发无双送点东西到王家来。她见到这金灿灿的俗物,不知道是周光远送的,差点笑岔了气。因为那笨重的东西实在太俗不可耐了,而且跟王氏医馆素雅古朴的摆设格格不入。
  她好笑问:“王大哥,你打哪儿弄来这玩意的?”
  王孟英说:“周大哥送的。”
  
  无双咋舌,知道自己闯祸,马上走到周光远面前赔罪,道万福:“周大人,小女子粗鄙,请您见谅。”
  周光远呢,早在看到笑弯腰的无双时眼睛就发直了,哪里顾得上生气。他挥挥手,作大度状:“见谅啥?有什么好见谅的。呵呵,吴姑娘快坐。”
  
  无双觉得过意不去,就到厨房里,问惠娘要来材料,熬了一锅薏米汁,端上来给周光远,“周大人,王大哥说您患疟疾,是湿热之症。喝点薏米汁很好,清热利水。而这香蕉、凤梨,都是助湿助热的,你该少吃。”说着,她把桌上的香蕉凤梨撤走。
  
  周光远奇道:“嘿,你怎么懂得这些?”
  无双露齿一笑:“我跟着王大哥久了,难道就不学一点儿?”
  
  王孟英很是得意,就跟教出了得意门生一样,对义兄自豪道:“无双聪明得很呢,一点即通。这些水果的养生食疗作用,她有时候记得比我还清楚。”
  周光远“哦”了一声。
  他盯着无双,心里有疑问。看无双年纪肯定超过二十了,怎么还是少女打扮呢?
  
  等无双走后,他就向王孟英打听。王孟英把无双的遭遇一五一十告诉了他,怎么痴呆,怎么突然好了,怎么耽误了年纪,没嫁人等等。
  周光远听完,点点头,若有所思。
  过了几日,周光远动身回婺州去了。
  
  *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
  
  小七来吴家玩耍时,告诉无双,“以前咱们给四哥做的穗子,腰带什么的,最近他都换了下来,因为嫂子给他做了好多新的。哼,难道我做的不好看么?”
  无双倒是觉得稀松平常,安慰她:“没什么啊。妻子打理丈夫的衣裳配饰,天经地义。反正你学的针线,是为了将来给夫君做的。你哥的就别操心啦。”
  小七红了脸,跟她打闹起来。无双就把这事忘了。
  
  下午她们又到王氏医馆消磨时光。王孟英最近很忙,除了看病,就是关在书房批注古书。上次那本《洄溪医案》反响很好。赵菊斋有意找他做另一本。所以王孟英废寝忘食、埋头钻研。
  
  无双没有跟他说话,只跟惠娘一起做针线。
  她看了一下惠娘做的,发现她比自己只懂打电脑的手做出来的蹩脚刺绣好了百倍去。难怪在她打理下,王孟英天天都衣衫整洁笔挺啊。
  
  她暗暗想,惠娘绣花那么好看,做菜那么好吃,开始时虽然不懂得医药,但脑子不笨,在医馆里头耳濡目染的,现在也懂得很多了。
  自己和她一比,简直什么都不是。
  
  这时,家中小孩喊饿,惠娘只好起身到厨房给他弄吃的。无双自己一个人呆着,看到庭院里一盆泡在水里的衣服,很眼熟,是王孟英常穿的杏黄色衫子。
  她看了眼厨房,见惠娘忙碌,便蹲下来帮忙洗。
  
  洗着洗着,忽然想起那年她洗王孟英擦过汗的帕子的情景来。不由得有些恍惚。
  她低头看着水淋淋的衣裳,想,在现代,如果不是深深爱着男人,哪个女人心甘情愿洗手作羹汤,把宝贵的青春消耗在这些家务事中?如果心中有爱,做一个家庭主妇也是快乐的吧,给他洗衣做饭,把关爱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她拧干衣服,踮起脚尖挂在绳子上。又把一些干的衣服袜子收回来,叠好。然后坐在那里,轻轻地抚摸他的衣物,仿佛想把它抚平得一丝皱褶也没有。
  思绪万千。
  纷乱细碎。
  还夹杂着一点点的柔情。
  
  等到她恍然发觉不知何时惠娘站在门口静静看着她时,她惊觉自己的失态。
  她缩回手,仓皇掩饰:“我看你忙,帮你收了些衣服回来。”
  
  惠娘点点头,“谢谢无双姐。”
  她走过来,拿起做了一半的针线,说:“我正给孟英做一个新的荷包。他以前的那个旧了。听说还是你教小七做的。”
  那个旧的正放在一旁。稚嫩的绣法,歪斜的界线,比起她手中那个半成品,黯然失色。
  无双尴尬道:“我和小七做来玩的。也亏王大哥不嫌弃,带了这么久。”
  
  惠娘温柔一笑:“以后有我做这些针线。无双姐就不用惦记了。”
  那么温柔的嗓音,却那么不客气的内容。
  
  无双骤然变色,僵在那里,身上的寒毛一根根地竖起来。
  满脑子是秘密被人揭穿的恐惧。
  如海潮一般铺天盖地。
  
  不知道僵了多久,无双忽然一笑,恐惧就如同来时那般,又迅速地潮退了。她放下手中的针线,安静地微笑:“是呀。嫂子说的对。”
  然后安静地回到家里。
  
  惠娘不知道什么时候洞悉了她的感情,或许是刚才那一幕,又或许是很早以前。女人是敏感的,尤其是对自己丈夫。谁都不是傻子。
  无双觉得自己不能再自欺欺人了。如果自己对王孟英有感情,还接近他,就是对惠娘的威胁,即使王孟英一心只有惠娘,即使自己从来不想做小三。
  一个对丈夫有想法的女人总是阴魂不散,换谁都难受吧。
  自己不能这么自私。
  
  她想了好http://。久好http://。久,决定为了他的幸福,最好连普通朋友也不要做了。恐怕,以后就不能常常来往了。
  已经下定决心。可是心为什么这么痛呢。
  
  她走到吴老爹跟前,说:“爹爹,你上次说的换东家……”
  
  *
  
  开春的时候,吴老爹换了新东家。
  旧东家染上鸦片,家产都败光了。树倒猢狲散。何况吴老爹也并不是家养的奴才。
  有好几家当地的望族都想挖吴老爹。
  
  权衡之后,吴老爹选了一户姓石的东家。那家老爷叫做石北涯。家里做丝绸和珠宝生意,可谓富甲一方。他家给的工钱最高,不过有一处缺点,就是远。
  因为石家财力丰厚,在城郊买下来一座山头,在半山建造宅邸。又因主人信佛,自名为紫竹山庄。从紫竹山庄进钱塘城,步行起码要半个时辰。
  
  搬家的时候,王家来帮忙。女人收拾、打包。男人扛大件的东西。
  惠娘站了一刻钟,就有些累了。王孟英看她的模样,责备道:“叫你在家休息。你看,现在乱哄哄的,怎么顾得了你?”
  吴家母有些奇http://。345wx。怪,问怎么回事。
  王大娘这才笑笑道:“你不是外人,也就不瞒你了。我大儿媳妇有喜,两个多月了。”
  当地的习俗,不到三个月,是不能告诉外边人的。
  
  喜讯如一道炸弹,在众人中间炸开。大家惊喜交加,纷纷道贺。
  王大娘的笑容收不住,乐呵呵又说:“对了,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