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纵横-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琉公主下意识的应答道,接着,她反应了过来,满面羞红的喊叫道:“陆恒,你个混蛋,你想让我这个堂堂的公主给你当妾室么?你是想让我们皇族,都因为我而丢人现眼么?”
“谁说是妾室了?谁说的??谁说的???”
陆恒瞪着眼睛,鼓着嘴,一副诅咒发誓的神情:“韩家的亲事,那是我父亲许下来的,我虽然不愿意,却也无力推翻,但可以两头大啊!两头大!!”
“两头大?让一个平民女子,跟我一起拜堂成亲?”玉琉公主皱着琼鼻,在心中盘算着:“哼,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一百九十九章 动乱
一阵北风吹来,夹杂着飘舞的雪花,击打在脸E,两人都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颤,这才发现,各自的身体都虚弱之极,特别是陆恒,因为体内的逆血还没有完全平复,便强行提聚功力,来找青玄真人报仇,此刻精神松懈下来,身子一晃,险些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个老杂毛,我一定要斩了她!”陆恒恨恨不已。
“不许你这样说我师父,我师父以前,最是疼爱我了、、、、、、”
玉琉公主嗔怪道,想起着玄真人离去时,瞅向自己的冷厉眼神,在那眸光中,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慈爱,玉琉公主不由黯然神伤,但同时,她又有些奇怪的对陆恒说道:“刚才我运力调息,觉得自己现在的内力虽然耗尽,但经脉通畅顺意,以前内力运行时的滞碍之处,现在也都能够顺利越关而过了,任督二脉好象也打通了耶,但,这、、、、、、这怎么可能呢?”
“记得师父曾经跟我说过,我要是能在三十岁以前,打通任督二脉,便已是绝世天才了,可现在、、、、、、这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还有这好事?
陆恒连忙运气内视,果然感觉到,这一次的内气运行,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如果说,他以前的内力运行,如火如雷,迅捷狂飙,在行功之时,经脉常常会产生针扎般的刺痛感,那么,此刻的内力运行,却多了些许清凉的感觉,如溪水欢快流淌,很是舒畅快意。
更让陆恒感到欣喜的是,他的经脉似乎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不错,果然是这样,我明白了!
“玉琉。你知道么?我的内功心法,走的是阳刚路线,最是刚猛凌厉,而你的内功心法,则偏重阴柔,讲究地是潭深千尺,正是两个极端。咱们俩刚才,因为联手对竹‘逆血怒龙’的冲击,彼此都动用了内力真元。所以内力交溶,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正所谓阴阳调和,龙虎交汇、、、、、、、”
陆恒兴奋不已。拉着玉琉公主的手,一脸殷切,满面放光:“为了在武道方面再做突破,为了达到武道修行的更高境界。咱们俩以后要阴阳双修,多多上床。”
玉琉公主也正扬着满是欢喜的俏脸,星眸闪动着无限憧憬,在听陆恒解说,突然听见从陆恒的狗嘴中,冒出了一句要‘多多上床’地浑话,娇美无俦的容颜,登时间,羞燥的恨不能地板裂开一道裂隙。让她进去躲藏,她举着小拳头,便想打陆恒,但随即,又想到了陆恒现在地身体情况,实在是下去手,当下跺着脸,满面通红,又气又急地道:“谁、谁、谁要跟你上床了?!”
陆恒调笑道:“莫非公主你喜欢打野炮、、、、、、”
便在这时,从远方传来了喧哗声,那喧哗声在初起之时,只是隐隐约约,但随后,就迅速漫延开来,声浪越来越大,最后,到处都是那声嘶立竭地喊叫声。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那喊叫声汇聚在一起,有如天际惊雷,滚滚而来,形成山崩海啸的巨大声响。
“这,这是怎么回事?”
玉琉公主惊讶的询问道,因为她所站立地位置,是固永楼的最高层,可以俯暇整个皇宫大内,所以她依稀能够看见,在宫门的御道上,不知在何时,出现了无数火把,在火光最盛处,可以看见有一行甲士,手持闪着寒光的兵刃,骑在高头大马上,正施施然地进入皇宫之内,在这行人的最前端,是一个身穿皇袍的身影。
只是那身影,无论如何也不象,更不可能是久病的景宗皇帝啊?!
瞅着远处的情形,陆石武也同样一脸惘然,他的任务就是跟随常崧一起,来接应陆恒,并不知道全盘计划。
陆恒到是知道怎么回事,淡淡说道:“圣上驾崩,楚王殿下已经顺利接掌皇位了,成为大齐帝国的新一代皇帝。”
“呵,太尉大人来了,我、我、我常崧幸不辱、、、、、”
挺刀站立在那里,使终保持僵直状态,有如雕像般沉默的常崧,忽然低沉嘶哑地说道,话语还没有说完,一口鲜血已然喷出,身子便直愣愣地向后倒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昭泰元年,初冬,十月二十四日,子时三刻,因景宗皇帝的意外身亡,楚王李昊在太尉陆平、抚南大帅张崎、太傅宋焘等重臣的拥护下,在城卫军、禁卫军的保护下,顺利接掌皇位,入主大内。
在各位大臣的商议下,楚王李昊成为了大齐帝国的第三任皇帝一顺宗。
顺宗继位后,下达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将洛王李安赐死。
京都中的皇族势力,人人自危,但因为京都的四门紧闭,并落下了千斤铁闸,他们根本就是逃无可逃,只能束手等死。
于是,所有皇族势力的关键人物,家家府门紧闭,剑拔弩张,神情绝望,特别是汝阳王李越的王府,每一名家将、护院、门客,都头束白带,迎着呼啸的北风,喝上一碗递来的烈酒,再把那酒碗摔碎在地上,一脸悲壮,摆出一幅敢死队的造型。
改朝换代,是要靠无数鲜血和头颅,来保证基础的牢固,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
这些皇族势力的人,就算是想破脑袋也无法明白,怎么才过了一晚上,这个世界就变了一幅模样了呢?
向来保持中立,而且保持中立也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城卫军、禁卫军,还有抚南大帅张崎,这些带兵的重臣,怎么可能都会去支持楚王李昊呢?这,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但,随着楚王李昊继位登基的消息传来,随着洛王李安被弑死,在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消息之后,意料中的大屠杀并没有出现。
在二十五日的清晨,风雪越来越大了,早起的京都市民心惊胆颤的发现,一队队顶盔贯甲的士卒,手持兵刃,神情警惕,昂然站立每一条街口之上,禁止任何人出行,稍有不服的抗辩者,便被一刀斩弑。
京都已被禁严,这种紧张的气氛,一直延续到辰时。
在辰时,数匹快马从皇宫中疾驰而出,在京都每一条街道上奔行着,每一匹马的马背上,都坐着一名红袍的禁卫军骑士,手中高举着传令栩檄,嘶声喊叫道:“顺宗皇帝大赦天下,有罪之臣皆不加罪,诏令各大臣依次入宫,到太和大殿上,依礼拜见新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前往洛王王府传达赐死诏令的内侍太监,被一箭射死。
洛王李安站在王府的高楼上,一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绝然,他宣称道:“楚王李昊,为了达到谋逆篡位的目的,害死了景宗皇帝,现在又想加害与他,所以他拒绝奉诏。”
同时洛王李安还呼吁,各位朝庭重臣,不要被楚王李昊所蒙蔽,要认清楚王李昊的狼子野心,而他洛王李安,才是大齐帝国名正言顺的皇统传人,只要有认清形式者,并愿意追随他的人,他洛王李安不但继往不究,还将以王候之位封赏。
这,根本就是垂死挣扎啊!
所有人都认清了形式,所以,没有一个人对洛王李安表示同情,成王败寇,这是古往今来不移之真理,失败者的命运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一一死。
洛王王府虽然坚固,但在城卫军和禁卫军的联手攻击下,还是在短短的半个时辰之后,便被攻陷了下来,随后,洛王李安被砍下了头颅,传入宫中。
随着大赦令的传达,那些自认必死的皇族势力的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唯一能够保全性命的机会来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机会为什么会忽然降临,但他们心中都清楚,对抗是没有用处的,只是早死晚死的区别。
于是,他们把紧闭的府门打开,低着头,挤出一脸认罪服法的表情,前往太和大殿上,去祝贺顺宗皇帝登基,成为大齐帝国的新任皇帝。
这些皇族势力的人,有着他们自己的小算盘。
楚王李昊是在门阀豪族势力的支持下,当上皇帝的,这,无可置疑,但是,当年的景宗皇帝,不也是靠着门阀豪族的力量,发动了秋华之乱,而当上皇帝的么?!可后来怎么样?景宗皇帝处心积虑相消灭掉的,不就是门阀豪族么?!
今日失败,并不代表以后失败,只要我们这些皇族血统的人没有死绝,我们早晚会把门阀豪族的人全部消灭掉。
此刻,这些皇族大佬们,心头萦绕的最大疑问就是:楚王李昊究竟许下了什么样的条件,竟能使城卫军、禁卫军,还有抚南大帅张崎转而支持他?
二百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鼓响钟鸣,一派肃穆。
众位朝臣按照品级次序,列班进入太和大殿之内,向新登基的顺宗皇帝叩首祝贺,并高呼‘万岁”以示承认新皇的正统、权威,并表示自身的臣服,同时,大家对景宗皇帝的意外驾崩表示深切哀恸。
死者为大,新皇继位朝议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确定给景宗皇帝治丧的规格、谧号、守孝的方法,等种种皇家礼仪~~想不到啊想不到,父皇他老人家便这样去了,朕真是伤心欲死,恨不能以身代之~~新继位的顺宗皇帝捶胸顿足,一身胖肉,在龙袍之下波浪起伏,龙椅子也随之发出‘吱吱’躁音,那张猪脸上,更是一幅拉不出屎来的痛苦表情。
一些曾经把楚王李昊,看成是呆傻儿童的大臣们,此刻心中都苦笑不已,他们已然明白,自己以前看走眼了,这位以前的楚王,现在的顺宗,有着大智若愚的奸滑呢。
接着,便是对那些拥戴顺宗皇帝继位登基大臣们的分封奖赏,说白了,就是胜利后的分赃!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太尉陆平在顺宗皇帝继位一事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最应该重赏之人。
于是,问题便出现了,如何来奖赏太尉陆平。
太尉一职,乃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虽然在景宗皇帝时期,把太尉陆平的实权完全架空,但名份还是摆在那里的。
同时,太尉陆平又有国公的爵位。如果按照正常地进级顺序,下一步。就应该加封为王爵了,而且从太尉陆平的拥立之功、定鼎之力上而论功行赏,就算是加封陆平为王爵也并不过份。
但问题是,大齐帝国在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便立下规矩。非皇姓不得封王。
所以,现有地官职系统,根本就没有一个合适的职位,用来嘉奖太尉陆平。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统治者对江山的管理,其实就是对臣民的管理,施之以威,令其从之,施之以利。令其顺之,施之以刑法。令其服之,帝王的无上威权由此而产生。
所以身为帝王者,最担心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臣子,挟不世之功,同时权倾天下。赏无可赏,欲弑之,但其势力已成,便是以帝王之威,也不能与之争锋,而其身份地位,更超越在刑法之上。
这样的大臣,以后的发展趋势,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忠心耿耿,监国护国,成为一代名臣。第二种,是阴谋造反,某权夺位,成为一代奸雄。
而现在的太尉陆平,便是这种情况,太尉陆平的选择,关系到顺宗皇帝的生死,和大齐帝国的存亡。
于是,顺宗皇帝决定,根据前朝的官制,在朝堂之上,加设相国一职,交由陆平担任,统领文武百官,就连他自己,也将改口称陆平为相父,同时,顺宗皇帝还决定,赐给陆平九锡的待遇。
在几番推脱之后,陆平同意接掌相国一职,但又严词拒绝了顺宗皇帝赐给地九锡待遇,这份拒绝,到让顺宗皇帝的心,踏实了一些。
九锡,分别是指车马、衣服、虎贲、弓矢等物,是九种礼器,在有地方面,甚至与皇帝相同,代表着皇帝对臣子的最高礼遇。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怪圈,纵观历史,能被皇帝赐给九锡者,都是权倾天下的人物,便是皇带,也要看其眼色行事,否则自身的废立和性命,都将是对方一句话便可决定。
赐给臣下九锡,便代表了这样的一种求告态度~~你看,你现在吃地、用的、住的等等,都跟朕一样了,天下也交给你管理,我只是一个空壳子,一个摆设,你就别为难我了,当放屁一样,放过我吧~~
可是欲壑难填,接受九锡的权臣,常常会在不久的将来,把皇帝赶下台去,自己以身替之,于是,江山变色,改朝换代。
所以,顺宗皇帝要赐给陆平九锡,不但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试探,这份含义,陆平明白,朝中大臣的众位大臣也明白,陆平没有接受九锡的奖赐,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也让很多皇族势力的人,看到了~~总有一日,再让江山恢复我李家王朝~~的希望。
其实,陆平心中明白着呢,他现在,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暗含隐忧,他要是真地不知轻重的接受九锡赏赐,那么,灭门之祸将随之而来。
顺宗皇帝赐给他九锡的礼遇,不但是态度、是试探,更是陷井。
现在的陆平,毕竟多年都被架空,并没有太多的心腹势力,在他的手上,也就是那两万城卫军可以放心使用,那五千禁卫军,完全是因为他掌握着调兵金牌,而勉强顺从,抚南大帅张崎更是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火山,驻扎在京都八关的六万南军,是##的不安定因素。
做大事者,不能急功近利,要徐徐图之,这才是老成谋国之举。
于是,陆平以新任的相国身份,提出建议,原禁卫军总统领尉迟勇,因为拥立之功,应该升级为镇国将军,禁卫军总统领一职,交由他的儿子尉迟疾接任。
这等于是变相的,把尉迟勇的军权给剥夺了,但因为接替他职位者,又是尉迟勇的独子尉迟疾,所以不用担心禁卫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