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
康熙觉得胸口有些发堵,早早封弘政是气九阿哥的,没想到却搬起石头za了自己的脚……
四阿哥也出声了,“弘政这些ri子的确出息了许多。”
康熙一听,对三阿哥鄙视了,瞧瞧人家老四多会说话,明着夸弘政,其实是告诉大家,怎么弘政一到安居岛就突然出息了?
康熙认为三阿哥简直枉自自称为文人,说话的水平简直和老十一样,丢人!
九阿哥仰着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康熙摆摆手,制止了他们对弘政智商的进一步讨论,而是叫大家商议商议,弘政的两个提议是否可行。
这世道就这么不公平,若是老十提的,那老十就是其心可诛,换成弘政提的了,尽管康熙心存疑虑,但却还是很大度的叫大伙讨论了。
关于叫洋船卸炮的问题,大家没什么反对意见,但却不赞成立即马上拿英国人开刀,毕竟朝廷没宣传过啊,容易出乱子,还是先大肆宣传为好,不仅广州海关衙门要宣传,而且驻扎在吕宋的水师更应该加强海上巡逻次数,对过往的船只发发宣传单,宣传个大半年在实施不迟……?
至于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朝堂上则全是一片反对声,安居岛虽还没正式划进大清版图,但沿海一带可没人认为安居岛是蛮夷的,安居岛这么搞了,吕宋岛肯定也只能跟着搞,那么接下来呢,本土怎么办?搞还是不搞?搞的话,若遇到丰年,朝廷哪有那么多银子去买农民的粮食?若不搞,那岂不是告诉大家,朝廷对南洋流民比对本土良民还好吗?这不是鼓励大家都跑到吕宋去嘛,届时还不知会荒芜多少田地……?
说到后来,朝堂上也有人将矛头指向了老十,认为弘政此举定然是受老十指使的。
老十锁紧眉头,道:“我让弘政搞这一出,对我有什么好处啊?”
大家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弘政虽然是世子,但若没十阿哥的许可,安居岛的人会听他的?”
老十也不知该怎么回答,按理说。弘政是插不到手的,但事实摆在眼前,弘政的确在安居岛发号施令了,那只能有一个解释,其木格插手了……但这话不仅不能说,而且还打死都不能承认……
所以老十只好道;“大家都知道我喜 欢'炫。书。网'弘政,加之认为他说得在理,自然就听了……”
朝议最后在吵吵闹闹中结束,虽然大家都还是怀疑老十背后搞鬼,但弘政毕竟站了出来,老十的压力小了许多。
散朝后,因惊喜而有点昏头的九阿哥也清醒了过来,拉着老十上来马车,问他弘政怎么能指挥得动安居岛的行政机构,到底是哪里出了乱子……
老十想了想,道:“安安连张守备都敢砍,弘政怕更是……”
九阿哥道:“不对,就算他们受不了了弘政闹,但也应该先给你送信。”
老十一听信,脑子了闪过那么一个念头,叫了声:“糟糕……”
的确,年还没过完的时候,老十就收到了其木格的信,先是对自己的婆婆荣登皇后宝座表示了祝贺,然后便大篇幅的叫老十保重好身体,约束好三胞胎,虽然写了两页纸,但却没再说其他内容,只是安安在信的末尾加了几句思念老十的话???
老十有种不好的感觉,大概自己误事了……
果然,老十丢下九阿哥飞奔回书房后,拿出那封信,又在书架上找了本《论语》,按几年前的规矩将其木格的书信翻译了出来……?
其木格急了,告诉老十。要么就赶紧带着孩子回安居岛,要么就接她和安安进京,她实在不放心老十一人面对这么多问题……?
最后请示老十,安居岛需不需要闹点事出来,这样没准康熙就让老十回来主持工作了……?
老十这次回京走得急,临行前没和其木格商定说暗语,加之许久没用过了,京里事情又多,老十接到信后,压根就没想到这上面去……
老十想了想,又将他命弘暄飞鸽传递的信件仔细回想了一下,默写了个大概出来,然后翻着论语那么一对照,老十想死的心都有了,译出的暗号竟然是:“可行,但一定找好替罪羊……”
第四百四十三章来龙去脉
所以认为自己只能自力更生的其木格哪能想到什么法子阿,急得嘴角突然间冒了两个大泡……
而这时弘政认为自己收拾洋人的法子趋于成熟了,便在一晚上。为什么选晚上呢,因为这样才能轻轻松松摆脱克里蒂丝。因此,在一个晚上,拉着安安来给其木格说他的主意了。
此时的其木格哪有心思管这个阿,耐着性子心不在焉的听了听,不想,听着听着,突然想到,弘政这法子好啊,如果英国人将大炮暂存在安居岛,那么谁知大会发生什么纠纷?而且老十要请旨回来也有理由阿,小小一个安居岛,突然多了那么多重型武器,安(看不清)阿……
于是其木格一下就雀跃起来,对这弘政使连番夸奖,性急的叫弘政不用去请示老十和九阿哥了,直接防守去干,立即就开始寄存服务。
弘政年纪虽然小,但却很有耐心,不紧不慢的告诉其木格,一切得徐徐图之,这种事必须得有广州海关衙门的配合才行,所以一定要朝廷点头,才能实施……
其木格冷静下拉,想想也是,康熙不点头,安居岛想办理大炮寄存服务无异于痴人说梦,想着用不上了,便没精打采的叫弘政给老十和九阿哥写信,咨询他们的意见。
而这时安安出声了,夸弘政这法子好,不仅为大清解除了隐患,而且还能给安居岛带来一笔额外收益,手里有钱了,谷贱的时候便能出手救救市……
其木格一听,便琢磨开了,如果安居岛汉人的日子过得舒畅,那土著人肯定要眼红的,没准会跑来搞点血案什么的……
举一反三的其木格以下思绪如涌,立马就联想到了最低收购价,如果同样亩产量,家庭年收入却差上一大截,那土著人的嫉妒之火肯定会熊熊燃烧……
因此,其木格玛傻瓜提示了一下,安安便立即想到了保护价这个点子,其木格当即附和,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应该立即张榜将这好消息告诉民众,让大家高兴高兴,当然了,主要是让土著人心生不满……
两孩子一听,也高兴了,弘政高兴自己的创收举动给百姓带来了福音,安安兴丰自己的主意利民,两孩子都兴致勃勃,开始亲自拟定告示……
其木格开心啊,这政策已出来,也只是煽起了土著人俄不满情绪,离暴动还远着呢,牙根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但是老十也有借口赶回来了阿,凡是要防范于未然嘛……
其木格觉得这法子简直是绝顶的好,陶醉了……
但是,弘政开心一会儿后又想到了负面影响,安居岛这么搞了,吕宋怎么办?
于是,弘政便告诉其木格,应该通知吕宋岛一声,让他们做个预案比较好……
其木格一想,对阿,安居岛这么搞了,土著人还没闹,吕宋岛肯定就先闹起来了,虽然有挑拨大家窝里斗的嫌疑,但这笔土著人闹事更好控制……
其木格头次觉得弘政简直比天使还可爱,大肆赞扬了弘政一番,告诉他们,不用请示老十和九阿哥了,立即放手去办……
弘政走到门口时,确认了一下,是不是两件事都不用请示了?说到底,还是孩子,性子还是急躁了些。
见着弘政期望的眼神,其木格粗略想了想,反正大炮寄存服务知识提议,广州海关衙门还是会去请旨的,于是便点头,两件都不用专门请示了,好好干吧,给老十和九阿哥一个惊喜……
于是,弘政便和安安一起跑到海关衙门,叫他们分别给广州海关衙门和吕宋水师发公文,至于他们亲自起草的告示,弘政决定过两天在贴,要给吕宋岛准备的时间嘛,其木格对此也是同意的。反正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贴不贴告示,肯定都会传出去,吕宋村民肯定会天天去水师那打听消息……
但过了两天后,蒋先生回来了,从海关衙门处听到此事,头都大了,毫不客气地告诉其木格,这哪是给老十惊喜阿,完全是惊吓。
其木格没吭声,很有警惕性的每告诉蒋先生闹事是经过老十批准的……
而蒋先生也没理会那么多,当即开始采取补救措施,叫弘政直接给康熙上折子减轻老十的压力……
其木格多了个心眼,问康熙会不会迁怒弘政,蒋先生道:“世子年纪小,能想到这些点子已然难得,而且这都只是提议,就算上头要怪罪,也有回旋的余地。”
弘政一点也不怕,告诉其木格:“婶娘,注意本来就是我出的,而且又不是馊主意。”
安安忙要将保护价的责任揽过来,蒋先生毫不留情的道:“格格乃一女子,插手这些事是犯大忌的!这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于是,其木格便提议,将弘暄加进去吧,就是弘暄一直有这想法,弘政治是的承兄志罢了……
蒋先生也制止了,说没时间和弘暄通消息,不能弄巧成拙……
其木格想了想,觉得应该不会对弘政造成什么负面影响,而且即使康熙要迁怒,大不了弘政不回京就是,反正雍正上台的话,九阿哥一家最好的未来也是在安居岛安家,所以便点头应了……
哪知却让老十觉得万分愧对九阿哥……
第四百四十四
大清的十皇子似乎走到哪儿都能创造点历史记录,这不,(看不见估计是说康熙多少年)年,所有被弹劾之人皆被老十踩在了脚下,只经过了短短一个晚上,康熙案头上的弹劾老师的折子就已放不下了,据事后统计,将各地巡抚之后的弹劾折子也算上的话,“雪花般”这三个字的形容词都显得过于无力……
若大清也有个人档案之类的东东,怕没那家人才市场愿意接受老十的多能干,亏大发了阿,不知道得腾多少间屋子来存放老十的资料,就算顶着被工商局查处的压力,多收老十保管费,那也没辙阿,谁乐意每月给人才市场交上千的保管费?就这样,人才市场还是按市场价打了三折呢!
康熙此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然,对康熙来说,仓库不够大完全不是问题,保管费、场地费和人工费也完全不在考虑之中。但问题是,这些堆积如山的弹劾折子完全大同小异,不仅没一丁点的保存价值,反而还会给后世留下笑柄,但不存吧?这与规矩不符,按要求,所有明法的折子都得存档备查……
最终,康熙还是遵守了规矩,让人办下去单独放在一偏远的大殿内,准备在自己即将去见祖宗市制造点火灾……
光文案就这么烦人了,可想而知朝堂上的争辩有多让康熙头疼。
本来乍一接到吕宋的两条消息时,大家都凭直觉反对农产品最低价,可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大家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了,大炮寄存服务那也是大大的危险啊,试想阿,洋人将大炮都存在老十那了,变得手无寸铁,届时若老十不还他们大炮,他们就是将眼珠子瞪出来也拿老十没办法。
大清的朝臣没那么伟大,自然不会去担心洋船在茫茫大海上的风险系数陡增,而是在焦虑老十一下囤积了那么多大炮,想干嘛?……
所以,第二日,两项政策全被大家用来攻击老十狼子野心了。
老十此时已经不是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而战了,深觉对不起九阿哥的老十此时完全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一意只想给弘政争个好名声。所以,在太和殿上,老十是一点也不示弱,指着群臣字字讥讽,挖苦他们只知道盗世欺名,一个个连弘政的小指头都比不上,让双方之间本来就很紧张的关系越发没缓和的迹象,发展到后来,老十嘛人祖宗,人家问候他姥爷,遏必隆比顺治好欺负多了……
三阿哥还是老样子,不时地放放酸话,和老十拌几句嘴,四阿哥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但在紧要关头,总会淡淡的说两句,不失时机地提醒攻击者,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叱责老十的……
八阿哥这回姿态倒放的端正,每次有人攻击这点子不好时,八阿哥就会温言细语的夸夸弘政,颇有吾家有侄儿初长成的自豪感,但是夸完弘政后,也会告诉康熙,这两个点子好是好,但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来执行……既不得罪九阿哥,也表明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九阿哥自然一如既往地自愿充当润滑剂,负责缓和气氛,但九阿哥也是人啊,这人嘛总是护短的,何况弘政这次怎么看怎么该护,所以,九阿哥经常打着打着圆场就冷不丁的鄙视旁人的子孙,劝架的不知不觉加入战场了……
以五阿哥为首的一帮皇子继续当路人。所以,在中间起调剂作用的重大职责便无可避免的落到了十四身上,每次老十和人争得脸红脖子粗时,十四便赶紧插科打诨,没事找事的高声叫着:“儿臣有事启奏。”没奈何阿,去拉架把,老十情绪激动,九阿哥时不时还站在一旁帮腔,十四拉不动,而老十的对手就更强大了,十四审时度势,非 常(炫…书…网)识时务的不去激起众怒,只好凭借声高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了,等到散朝的时候,十四的嗓子已经嘶哑的说不出话了,而兵部的大小事务,连扫地的环卫工人工作努力应该褒奖都奏给康熙和大伙儿听了……
结果就是,老十和九阿哥虽然势单力薄,但因占了出生的先天优势,再加上老十独一无二的气势,和九阿哥那损死人不偿命的口才,以及十四的敬业,竟然愣让集丅合了大半朝官力量的控诉方没取得明显优势……
朝堂辩论大会的闭幕日遥遥无期,这么大个国家,每天有多少事等着处理,这下倒好,整个国家机器无序的跑去攻击老十了……
康熙还没最后拿定主意,因为在等安居岛的密报。作决策嘛,总需要多收集些资料,尤其是第三方资料。所以康熙没一拍桌子,快刀斩乱麻,而是在观察着朝中的实力分布,很遗憾,老十的支持者太少了。如果那些默默站在那不出声攻击老十的大臣勉强划归老十的话。
康熙仔细瞅了瞅,嗯,加起来不到二十个,康熙不忍心再剔出那些真心作壁上观的人数了……不过,(继续看不见的转折地带)的怜悯下一秒便变成了心惊。朝臣里肯定与直臣,这些人都(看不见,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