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象杂草一样疯长 >

第19部分

象杂草一样疯长-第19部分

小说: 象杂草一样疯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人们要问,这便是它的全部意蕴吗?

在全书结尾处,作者站出来夫子自道,说了一句,“我本善良”。他的本意是要在他自己和作品的主人公之间划出一条界线,提醒读者不要将他与书中的人物混为一谈。我们可以借用这句话,将它推衍到作品的主人公小鱼儿身上,和生活中的作者一样,他也是一个极为善良的人。你别只见到他的张狂狡黠,玩世不恭,但在这油嘴滑舌的大氅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颗诚真的心。

首先在男女关系上,尽管小鱼儿对身体器官和下半身津津乐道,并不忌讳一些难以启齿的生理疾患,但他并不是引领潮流的先锋派,不是喜新厌旧的花花公子,相反,在许多方面表现得很传统,与沈子柔转瞬即逝的初恋在许多年中一直暗暗支配着他的性爱心理。

其次,他尽管擅长用语言对周围的世界品头论足,但他并不是一个有多少心机的人,为此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在他考研究生的曲折经历中表现得最为显著。在直升研究生的名额被人掉包后,他不由得发出了“为什么青蛙也可以变成狼呢”的感慨。这句话貌似滑稽,实则沉痛,它是主人公遭遇了人生坎坷后的真切体验。随后考研的拚搏过程不仅是智力与体力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搏斗。好在他最终化险为夷,如愿以偿。

在这个被欲望日追夜逐得痴騃癫狂的世界上,一个人要以一颗诚实的心面对自我和他人,该有多么困难。此时他需要有保护自己的盔甲,而这时油嘴滑舌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既使经历的一切苦痛不再那么惨烈,使生存不再变得那么难以承受,同时也使作者与自己的经历拉开了一段距离。在以阴毒狠辣的语言嘲讽周围的一切时,主人公对自己的青春之旅进行了反讽性的描述,尽管他内心还是那么真诚善良,但他需要用另外一副面具来应对这个诡谲多变的世界,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尽管他可能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匆匆过客”。

作者: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文学博士。

拾起一地青春碎片

李治国

不知从何时起,曾经的“青春万岁”已经成了遥远的历史记忆,或许这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理念或者希望的消退,而且是一种生存姿态与生存方式的转移。就在这种转移中,我们突然发现当玫瑰色的青春梦想逐渐褪色之后,留下的只是近乎“残酷”的生存记忆,于是,当年轻人开始放弃宏大的理想追求之后,却迎来了青春的残破、琐碎以致堕落。不知道这算不

算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钱钟书语)

阅读《像杂草一样疯长》,我们感受到的是当下残酷的青春,唤起的却是对往昔追求梦幻的青春的记忆。小说的主角庄小鱼一边在大学里沉沦,一边回忆着往昔的情感,一边在堕落里沉醉,一边对纯洁的感情有所渴望,他既在酒杯中沉醉,又在烟雾中迷失,似乎他那从头到脚一身的病症也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病态的青春,病态的生活。于是,当庄小鱼的青春在像杂草一样疯长之时,生活的草原上却是一片荒芜。

就在这样的荒芜感中,我们能够轻易地唤起对上一代人的“青春”的历史记忆。与当下的青春相比,曾经的“青春”生活的确是充满“残酷”,而曾经的“青春”姿态却是那样的昂扬:杨沫的“青春”是反抗的,虽然白色恐怖充斥着青春的角角落落,处处是危机,美丽的生命随时可以中止在某一时刻,但是热情的“青春之歌”从来就没有停息;王蒙的“青春”是激情的,时时刻刻的精神亢奋是那一代青春的特征,即便他们的生活中只有萝卜白菜豆腐,身上的衣服也不是黑色就是灰色,但是这些都挡不住“青春万岁”的呐喊。而相对安逸的庄小鱼,在没有动荡,没有饥饿,充满色彩,充满希望的状态下,却在一遍又一遍地体验着“残酷”,用无聊来打发布满虱子的青春旗袍,这分明是一种倒置,或许,这种倒置并不仅仅是感受的倒置所能涵盖的。

于是,我们又注意到了庄小鱼的实际生存,庄小鱼不乏聪明,不乏活力,但是,他看到了鲁村的落后、琐细以致龌龊,同居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也奏不出多么和谐的乐曲,当枪手的经历让他成为不折不扣的骗子,考研的起起伏伏让他彻底忘记了做人的尊严,而师长们的所作所为,也足以让他打消对知识阶层的尊敬,这一路直下的“残酷”,让他完成了一次蜕变,从一个还有激情还有梦幻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充满世故充满狡诈的人物;也让我们于《红楼梦》对梦幻的消解、《儒林外史》对知识分子的奚落、《围城》对家庭的解构之外,感受到了对人生基本原则的挖苦。然而问题是,当我们对人生基本原则也产生怀疑,也在愿意坚持的那些原则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回答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其实,小说也没有给我们答案。在小说最后,庄小鱼来到了他向往的上海滩。当他进入这个城市之际,他又像第一次进入高校的时候一样,埋葬了一段记忆,带来了一段经历,他的行囊其实并不轻松。或许来到之后,是又一次的“迷失”,或者又一次的“寻找”。我们可以说,人生对人生观开玩笑本身就是残酷的,但是生活本身并不残酷,残酷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感受。但愿当我们对残酷的感觉习惯以后,别对生活变得麻木不仁,这才是最可怕的。

不知道来到上海滩后的庄小鱼会怎样,这让人想起了那个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许文强,其实不论结局如何,那样的一种打拼,正是庄小鱼们所需要的。假如你也是一个拥有青春或者曾经拥有青春的人,不妨听着刘德华的《上海滩》,品味一下《像杂草一样疯长》,在“疯长”之后,在一番风雨过后,让我们把苦难收入行囊,一起相会在上海滩。

作者:李治国,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现为《经济日报》上海分站记者。

让崇高去死吧,因为生活不过是一段谎言

涸 辙

许久不读小说了,因为恐惧。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生活是如此难以被信任之前,小说已经在用它犀利的文字嘲笑我们的天真了。语言或者叙述的力量是如此可怕,它们将现实生活不断地分析、解构,以至于生活甚至不能完整地保留一个细胞大小的真实情节。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问这些问题本身就很愚蠢。因为生活也许只是一段谎言,

我们可以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被他人欺骗或者自我欺骗。

《像杂草一样疯长》比起一部小说来,更像是一个咒语。没有过多修饰的简约文字组合出的却是一个遭受诅咒的世界。庄小鱼的生活是一个个接连不断的漩涡(谁的生活又不是这样呢?),受力必多(弗洛伊德用语,指性欲)支配的爱情是这些漩涡中最难挣脱的部分。子柔、小雪、慕容娅、刘影……这些女人们的出现和她们美丽迷人的身体让主人公纷乱的生活更加纷乱。庄小鱼爱的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他称小雪“我的爱人”,他称子柔“我心爱的人儿”,对慕容娅和刘影,他也有不同的亲密称呼。也许庄小鱼爱的根本就是他自己。

记得之前曾在哪本书中读过:男人的本性就是尽可能多的占有异性。当然这种判断基本上是基于人的生物性和男人延续自己的“种”的最原始需要。庄小鱼真实地演绎了男性的原始需要,他赞同萨特“我就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性”的说法并且付诸实践。在性和爱没有区别的世界里,感情就像一块儿肮脏的抹布,早已被随手丢弃。

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一直存在着,庄小鱼不过是其中一条随波逐流的鱼儿罢了。但他绝不是唯一一条随波逐流的鱼儿,就像乌城和黑山大学也不只是两个名词那么简单,它们是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隐喻。乌城是庄小鱼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据说这里的污染世界排名前几位,这里的居民大部分都比其它地方的人短命。据调查,原因是死者的整个呼吸道漆黑一片,几乎变成了烟囱。”

污染严重只是表象,更深刻的含义是乌城里充斥着虚伪、欺骗、自私、渎职、性和谎言,这些远比污染更能腐蚀和毒害人群。黑山大学则是乌城里精神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人性的卑劣和丑陋掩盖了作为一个高等学府应有的崇高和光辉。在这样的地方,庄小鱼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是再所难免的。而且作为耳濡目染的结果,庄小鱼也渐渐领悟了黑山大学里的生存法则并学会了妥协。于是庄小鱼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他的呼吸道似乎也慢慢变成了烟囱。但乌城和黑山大学只是个别现象吗?在我们还不了解的其他城市和其他大学,崇高或许也为谎言所掩蔽。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像杂草一样疯长》令我想起许多年前倍受争议的贾平凹的《废都》。而《废都》的主人公也姓庄,庄之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内篇?齐物论》还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或许这就是这两个主人公名字的由来。但这并不是巧合。中国文人几千年以来想要企及却无法企及的庄子及其思想毫无疑问是他们心中永远的梦。即使在充满谎言的生活中,即使真诚、爱情、友谊、忠贞等美好的东西在这样的生活中早已完全颠覆,做着庄子梦的中国文人们还是希望找到一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庄小鱼也好,庄之蝶也好,他们争先恐后地要姓庄。或许这就是这部小说在层层的谎言中带给读者的希望吧。潘多拉的盒子虽然曾经被打开过,但人类并未就此灭亡,因为它被及时关上了,希望还在。

仿佛有些颠狂的庄小渔似乎写的太真实,甚至无法让人不相信这是完全真实的事情——日记、书信、确切的日期、细节描写……几乎可以让他陷入“自传”、“私人史”、“隐私写作”的漩涡。这不得不让人更加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

文中的庄小鱼甚至说:“我希望自己做一个没有隐私的人。无论崇高还是卑贱,无论高尚还是卑污,我都展示给人看,如果有人要看的话。我想自己就是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成败得失都在我身上了,各位请慢慢欣赏啊。各位可以从我这里学些经验教训,这也是我的荣耀和价值了。”

从不避讳什么,从不隐瞒什么。他的不虚伪不矫揉造作,的确如同他在书中所言,写作的动机是“看不惯有些青春文学的惺惺作态”。他认为他们太矫揉造作,或者躲避在虚构的幻境中故作高雅,或者激励模仿现实生活而却力所不逮……

真实是一切虚伪的敌人,所以也恐怕难免会有卫道者站出来吧。

最后,请允许我对作者在面对残酷现实时的正视能力和一丝不苟地冷静抒写的胆量表示敬意——因为并非每一位写作者都能做到这一点。

作者:涸辙,笔名,现为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硕士生,曾在众多文学刊物发表作品。

情欲、梦幻、呓语和颠狂

叶小开

在网上偶然看到这部作品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肯定是个狂狷之人。果然,我没有猜错,书一出来,在前面的勒口上就写着作者自己的介绍,其中有这么几句:

写作动机:看不惯某些青春文学的惺惺作态。

最想对青春文学说的话: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性格:好色不淫,爱财不贪。亦狂亦侠亦温文,能歌能哭迈俗流。喜交风流潇洒之豪爽男儿,亦慕才高貌美之温柔女郎。

给我感觉就是,这个人狂妄自大得可以,自恋得够可笑、坦白得惊人——好色和爱财都说了。无论喜欢喜欢,这家伙肯定不虚伪。

孔夫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其意思也就是说,得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和他相交,那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和狷介的人吧!激进者一意向前,狷介者也不肯做坏事。

此言不虚。

个人的意思是打算从“医学”角度来看一下《像杂草一样疯长》中这个颠狂的主人公庄小鱼,分析一下这个甚至有点病态的主人公形象 。

一、庄小鱼的偏执。

有一种名为偏执狂的精神病,在其发病表现中,既有真实的一面,又有想象的一面,这两者的综合正是庄小鱼的样子。 他清醒认识到了自己与小雪的不可能,却又偏执地认为,没有什么是他所得不到的。

西方超现实主义者曾专门研究了狂病的种种表现,证明精神的可塑性,人们能够使自己的精神错乱,又不损害大脑机制的平衡而真的变成癫狂病人。他们认为这种这种实验是人向“最高级的自由”迈出的第一步,因为它可以使人挣脱良知的约束,模拟精神病的尝试被称为“精神操”,还可以松弛精神控制力,使意识处于蒙昧或癫狂状态,让潜意识自动地流露出来。

而《像杂草一样疯长》也极其具有颠狂和荒诞的意味,比如《养驴专业招生简章以及致老鼠》、《快感之快》中对于迫害他的主要人物之一的老佟的“意识犯罪”等等,就颇具有荒诞意味,但荒诞之中见严肃,寓真实于荒诞之中:

深夜 呓语

老鼠咬碎了谁的梦

而窗外 路灯

站成孤独

孤独的夜 我也是一只老鼠呀

黑色的寂寞让我如此的美丽

凌晨两点

拖鞋在幽暗的楼道里叫喊

裤衩高悬

格外耀眼

老鼠磨牙的声音再度响起

地底传来谁无声的哭泣

黑夜、梦幻、呓语、孤独、拖鞋、裤衩、老鼠、哭泣……这些意象在寥寥数语中叠加起来之后,给人的感觉是如此地凌乱,凌乱如一个颠狂者头脑中的思绪和想法。意识流动在狂者的头脑中,并跳跃着,越过一道道障碍。

正如米歇尔福科所说:“疯癫在各个方面都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