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好好过日子 >

第13部分

穿越之好好过日子-第13部分

小说: 穿越之好好过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面,如今因为郭燕夫妻的大方宽厚,即不让她母子签身契,还让儿子跟着小少爷一起读书认字,刚好可以解了她心头的一桩大事。
  
  赵氏对郭燕夫妻是感恩戴德,一心一意的把他们当恩人、亲人对待,此后就算是儿子有了出息,两家也不曾断了来往,此时后话,暂且不提。
  
  钱元脩把饭盒放好,扶着郭燕坐下,才把饭盒里的早饭端出来,两碗白粥,几叠咸菜,两个馒头而已。两人对坐而食,间或的一问一答,交流一下家里的情况。两人一问一答,声音或高或低,无非是钱元脩嫌郭燕太惯着儿子,郭燕也别事事亲为,累坏了自己等等。
  
  钱元脩自从定了心思要考官,自然是要抓紧时间读书复习,生意稍有起色,他就不吝啬花钱,去人市上卖了几个下人回来做帮手,用心的把小厮教导出来,他就开始了闭关读书的日子。
  
  虽然多了几个住宿的,可也只管一下吃住,多不了多少事情,郭燕那里有赵妈帮衬,又有两个勤快的丫头,他也不怎么担心,只是惦记郭燕事事亲为,生怕她累坏了,每次都要唠叨几句才放心。
  
  他们的铺子只是免费借书,供人抄写,卖些笔墨纸砚等,打交道的都是读书人,还真没有人闲来生事,很少有什么事情需要郭燕去处理。
  
  郭燕每天也就看看账本,安排一下第二天的食谱什么的。

第十八章

  铺子、厨房和后院都有人搭手帮忙,郭燕反而比以前轻松许多,只白天不得休息困觉,晚上早早的就上床睡觉,等她睡的迷迷糊糊的,钱元脩才回房睡觉,还要例行给她扶脉,写下第二天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二天不等郭燕起床,钱元脩就已经起床读书了,两人也就吃饭的时候可以说上几句话。
  
  小不点原本就习惯了早睡早起,自从有了伙伴,那孩子也被他娘拘着早睡早起,帮着大人干活做事,自从郭燕让他陪着小不点读书认字每天更是早早的爬起来背书,小不点就跟他一起,早、午两餐饭也是两个孩子一起吃。只晚上钱元脩要考校儿子的功课,拘着他过来和他们一起吃饭,自然也要被钱元脩训斥一番。
  
  所以,只有早上才是他们夫妻两个才好多说几句话,其他时候还真是没有交流的时间,见到钱元脩越发瘦削的脸庞,郭燕忍不住心痛,每次替他做点好吃的补补,最后还是进了自己的肚子,没有办法,只好一日三餐的盯着,生怕他学习起来忘记了吃饭。
  
  这里的人每天只用两顿饭,钱元脩为了儿子的身体,食用三餐,自郭燕来后,更是坚持三顿饭,赵妈他们倒是习惯了多年的生活,不肯跟他们一起三顿饭的用,只等着伺候完客人,再就着残羹剩饭吃饱就行。
  
  郭燕劝说无效,只好吩咐赵妈每天多做一点饭菜,除了供应客人的也好多剩一些,免得她们没得吃。也不好意思让人家专门替两口子做饭,就说早饭她自己动手,赵氏不跟郭燕强辩,每天去早市之前就把粥煮上,头天也想着留两个馒头第二天顺便热了,等郭燕起来正好可以吃。
  
  郭燕拎着食盒晃晃悠悠的来到厨房,赵氏已经从早市上买回了新鲜的蔬菜肉类,环儿也跟她一起,正在洗菜择菜,预备早饭,看了一下,正是昨天自己拟的菜谱上的几个菜色,点点头,顺便又问了一下赵妈今天早市上有什么便宜菜,是否能用来做明天的菜谱。
  
  赵妈说了几个菜色,也提了几个建议,环儿也想了一些过去主家用过的菜谱,三个人商量一番,定下了明天的菜谱,这会儿菜也已经收拾完了,环儿烧火,赵妈炒菜,郭燕就回去把明天的菜谱写上,核算好价钱,等会好随着饭菜送过去,让客人勾选,然后就可以定下明天的采买了。
  
  读书人做事有些迂腐,却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尊规矩守制度。钱元脩那里贴了告示出去,不许把书带回家去抄,就有人提出要住宿,郭燕就加了一条,包茶水,不让带外卖进来食用――自然是想要趁机多挣些银子。
  
  只是客人里面什么人都有,赵氏做的那几个家常菜也只是糊弄些家世贫寒的穷秀才可以,他们也请不起大厨。好在郭燕前世饭馆,小吃倒是没少去,吃的多了多少长点见识。郭燕口头叙述,还颠三倒四连猜带杜撰的,说了几个,赵氏是个聪明的,人家琢磨几回,就可以做出个四五分来,这也是他们所用的材料有限,要是能够有那些正经的材料,怎么也能够有前世七八分的味道,比郭燕自己这个吃货强了百倍。
  
  一些个不住宿的客人吃过几回,竟也道好,还不忘记归家的时候带上一两份,给家人尝尝鲜。
  
  可每个人的口味都有所不同,郭燕又不可能跟饭店里一样,预备好了食材等客人点餐,只有她做主定下菜谱,让客人选择。好在这些人倒是体谅钱元脩一家的不易,即使在家里习惯了大鱼大肉的到了这里也客随主便,服从了郭燕的安排。
  
  因为成本低廉,菜色普通,客人要付的银子倒是不多,双方倒是没有多少争议。只是郭燕这里到底是多了些收入,赵妈和环儿也忙了不少,就是阿力偶尔的也会过来搭把手,帮衬一下。郭燕自己帮不上忙,怕她们在累坏了,曾说再卖两个人回来,可她们却都拦着,说是人手够使,等以后再说。
  
  这几个人跟郭燕一家相处的久了,竟然都有一家人的感觉,赵妈就不说了,因为存在报恩的心思,自然是任劳任怨,能省则省。环儿和阿力两人却是因为有了私心,生怕进了新人,影响他们将来的打算。
  
  人都是聪明又会算计的,这两人知道自己年幼,就算是郭燕许诺的嫁人时候可以除籍,他们一时半会也弄不来银钱积蓄,开铺子创业。
  
  如果能够独立过生活,没有几个愿意卖身为奴为婢,环儿和阿力原本就不是原主家的家生奴才,父母亲人也失散的差不多了,就算是有那个能力自己开铺子做掌柜,可在这现实社会中,没有靠山的人极难生存。
  
  他们两个商量好了,自己两人现在年纪也小,做不得什么事情,钱元脩和郭燕宽厚,钱元脩若是能中举做官,且官越做越大,自然是不提出籍的事情,宰相门前四品官,做升斗小民并不见得比官家做奴才强。
  
  就算是钱元脩一时考试不中,想必还要在留京应试,看钱元脩夫妻二人行事,将来恐怕还是要开铺子养家,钱元脩要读书,郭燕是个妇道人家,都不会亲自照看铺子,到时候阿力年纪也大了,能够独当一面,给他们做掌柜的看铺子,环儿做个内院管事,两人攒钱也快上许多,等银钱足够,干脆求郭燕给他们出籍,自己开个小铺子,慢慢熬起,总归是有个盼头。
  
  两人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想着无论如何也要给郭燕夫妻留下个好印象,将来有求于人的时候也好张口,坚持说人手足够,不用在花钱添置下人,倒是把郭燕感动的不行。
  
  郭燕想着自己家情况特殊,也实在不敢充大款养太多的人,只想着现在生意刚刚起步,忙也就是一天两顿饭的时候,等着坚持过这几个月,自己生完孩子也能搭把手,就把添置人口的事情放下。
  
  郭燕也不是什么养尊处优的人,家里的条件不允许,钱元脩还要读书考试,自己身体也支撑得住,除了看看账本数数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做上一些。
  
  菜谱一式几份,自然是用特制的“毛笔”书写而就,郭燕至今也不会用毛笔写字,好在她脑袋瓜子一转,想到用削尖的竹棍头上缠点棉花,蘸上墨汁,好歹也能够写字,而且看上去还像那么一回事,钱元脩看了直摇头,只是严禁小不点学郭燕投机取巧。
  
  把写好的菜谱送去厨房,郭燕也没有什么事情了,转身去了小不点的房间,两个孩子已经摇头晃脑的读了一会儿书,见到郭燕进来,陈焜急忙起身行礼,“夫人好。”
  
  陈焜就是赵氏五岁的儿子,还是赵氏求郭燕给新取的名字,说是借贵人赐的名字,压一压他的孽气。
  
  赵氏和丈夫感情不错,可丈夫突然得病去世,还连累人传说孩子命不好,克父,自那以后,赵氏的娘家人也对她们不冷不热,一心要赵氏改嫁。夫家也想把赵氏配给未能够娶亲的同族大伯,她们孤儿寡母顶着压力过了三年。
  
  三年里,赵氏走街串巷的帮人洗衣缝补,做零活挣钱,见识也长了许多,知道她的儿子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认字读书,考试做官。
  
  然而她一个寡妇人家,自己也不认得几个大字,如何能够供儿子读书?可她固执的坚持,不惜把自己卖身为婢,一定要让儿子读书认字。
  
  直到后来遇到了钱元脩夫妇。赵氏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她对陈焜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孝顺尊重老爷夫人,对待小少爷也要比自己的亲人还要好。
  
  所以每一次见了郭燕,小不点还想不起来给她行礼,陈焜就恭恭敬敬的给郭燕行礼问安,郭燕拍拍陈焜的小脑袋:“好,不必客气,坐下吧。”
  
  陈焜小脸红红的,坐下来,从旁边抽出一本书来,翻到昨天学过的那一页,翻到郭燕面前。
  
  “娘,我先背,我先背。”小不点这半天没有动静,正是在偷偷用功,把昨天学过的赶紧从头到尾背在心底颂了一遍,见郭燕坐好,急忙申请。
  
  “好,我儿子先背,”郭燕对着陈焜笑一笑,把书拿到手里,示意小不点开始,眼光挪到书本上,听小不点背书。
  
  孩子原本就是好学的时候,加上如今的学习环境极好,郭燕心疼孩子小每天只教几十句,可也已经把《三字经》教完,如今也开始教《千字文》了,郭燕曾经对钱元脩说孩子太小,可以不必这么着急。可是钱元脩说,“你看着他瘦小,年纪不大,其实已经五岁半,交六岁了,自己小时候才刚会说话就被祖父祖父逼着学习的,那压力可比小不点如今要大多了,像展鹏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学四书了。”
  
  还在吃奶就要读书上进,五六岁就要读四书,想到那拗口的文言文,郭燕叹了一声古人不易,只好不再做声,每天给小不点布置的作业倒是多了点,除了温习以往的功课,就是在以往背诵三十句新课文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二十句,当然,跟以前一样,她会把意思讲一遍。
  
  陈焜来之前大字不认识一个,郭燕已经有过一次启蒙经验,就从三字经给他讲起,也是每天几十句的进度,只是这个孩子比较刻苦,才一天就背的滚瓜烂熟,虽然不大会写,可里面的意思也差不多都知道了,郭燕知道了古人向来有拔苗助长的趋势,也没有刻意的等他的学习进度,就给他增加了学习进度,学习的速度自然比小不点快了许多,没多久就从三字经讲到了千字文。
  
  虽然是囫囵吞枣,可是如此一来,对小不点的压力很大,他并不知道郭燕要求自己的是基本功扎实,还以为自己笨,学习的慢,郭燕不止一次的说过贪多嚼不烂等语,又有陈焜虽然会背诵,可写字,理解意思方面到底不如他,他不敢跟郭燕要求学习进度,倒是学会了私下里预习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和理解不了的都先记在心里,等郭燕讲解的时候就特意记住,如此一来,他倒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学习的自然比陈焜扎实。
  
  没几天,郭燕也看出来小不点学习的明显比以往快,想到钱元脩说自己娇惯孩子的话,叹了一口气,隔一段时间就会留意一下小不点的学习进度,差不多了就会给他增加功课,此时的小不点已经学会了自学,并没有感到学习压力,反反而很高兴自己的进步,学习起来自然是劲头十足。
  
  陈焜自然是不知道郭燕厚此薄彼的对待两人,还以为郭燕教学就是如此,自然也是暗自较劲的跟小不点比学习进度,郭燕倒是批评过他几回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习要稳步前行,基本功打的扎实些才好,可见他明显听不进去,也就不再多讲,也就留意他的情况,适当的增加点功课。
  
  郭燕听两个孩子背颂完课文,又把今天的课讲了一遍,然后就回去翻出针线笸箩,开始给肚子里的孩子做小衣服。
  
  此后直到晚饭之前的时间郭燕都可以自由支配,只是,她做衣服的手艺太差,直到晚饭的时候,连一个袖子都没有缝好,更别说绣花绣朵了,要不是赵氏和环儿帮忙,她直到孩子生下来,恐怕都给孩子做不起来一身小衣服穿。

第十九章

  其实郭燕根本就不懂什么书值钱,什么书具有收藏价值,就连钱元脩异常宝贝的,据说是圣祖皇帝的手抄本的那本书,她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当然,像这样或者因为作者,或者因为本身内容的具有收藏价值,特别值钱的书,钱元脩早就抄了一本摆在外面,原书根本就没有放出去,而这本什么《异物志》既然还放在外面,只能够说明,这本书还够不上格,值得钱元脩另眼相看。
  
  只是要不要交换,如何换法,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自己的铺子靠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古籍,孤本来吸引人读书人来誊抄,卖点纸笔钱,可是要不了多久,这些古籍孤本就会人手一本,失去了利用它的嘘头,原本被人津津乐道的东西,顶多只能够占个“古籍”,原装的优势。那时候,谁还会来花银子卖纸笔誊抄?
  
  今天挣的这些银子,未必不是绝了自己日后的财路,这也是钱元脩这样除了有那么几本书,没有其他生财之道的人破釜沉舟之计,钱元脩早就跟郭燕说过这个问题,只说开书铺都是暂时的,只是为了度过这两年难关,等他中了举,到京城的时候就不在做了。
  
  所以郭燕才积极的想办法多挣银子,可她却并不认为这种专供借阅誊抄的生意做不得,想到前世的图书馆,那不也是每天人满为患。
  
  当然,人家那是国家办的,有政府补贴,带有公益性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