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彀中记 >

第178部分

彀中记-第178部分

小说: 彀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旗子也都降了下来,这样对面陈家的船就不会再向他们这边开炮。
没了指挥的荷兰人自然是打不过有指挥的陈家。在开始的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后,剩余的荷兰人也是知道,在打下去,他们这些船都要沉。先别说人家把自己包围了,就是没包围,自己这边人手也是不足啊。原来负责开炮的都跑到陆上去了,连升降船帆的都跑到陆上去抢功了,这仗还怎么打。没有人,船操作起来那可就费老事了。而且没有炮手,这不是干等着被人打吗。最让人搞不清的是自己这边的指挥官也没了消息,往那战舰方向看,连帆都降了下来,看来是凶多吉少了。这样的情况下,在拼死作战,那就没有意思了。很快,有一条荷兰武装商船挂出了白旗子,陈家这边也是有人看到了,只是让通译喊话告诉他先到一边上,降下船帆,等着被人接收。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就想那被推倒的骨牌。没了指挥,这仗真是没有法打。此时作为整支舰队的指挥霍克,却是跪坐在自己的船舱里,被人五花大绑,嘴里边塞上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破布。他旁边则是那已经被弩箭射杀的他的卫兵,还有那跟着来的伯爵。一个倭国武士,就呆在这里看着他。
他心里知道,这下子算是完了,公司这下子要想再回复过来,没有个十年八年的,那是别想了。
后来,有人把这次陈水的作战写到了教科书里,这次战役也被称为水洲战役。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举荐

陈水率领的舰队全歼荷兰人的舰队的时候,远在北方的大明中枢,北京皇城里,言官们却针对已经致士的前内阁首辅周延儒发起了弹劾。
周延儒做这内阁首辅,本就有不干净的地方,现下被言官们一说,自然是好的不提,坏的夸大了十倍。大明的官场,想要找一个浑身铮铮铁骨,不为利益所动,全心为公的,恐怕也就剩下万历朝才老去的海瑞了。剩下的,谁都不比谁屁股干净。若是真想找毛病,那这些当朝诸公们,怕是大多都要进那锦衣卫的诏狱了。之所以没有人说,一个是普通的百姓不知道,另外一个也是因为这样的事情都是被暗中允许的。
周延儒能有眼下这个局面,到还是因为他自己太过托大的缘故。崇祯皇帝即便在刚开始即位的时候严厉的打击过宦官的势力,但也不代表最后他不用这些人。毕竟这些人用起来可是比那些外朝的士大夫们省心的多。周延儒能敢当着崇祯皇帝的面睁着眼睛说瞎话,自然是不被崇祯皇帝原谅的。好在崇祯皇帝还是念他多年在这首辅位置上比较勤勉,才又回心转意,让他致士。
不过崇祯皇帝想原谅这周阁老,不代表过去那些跟着周阁老有利益冲突的人想原谅他。言官们敢写折子弹劾这周延儒,也是因为这个人平日里坏了好多人财路的缘故。墙倒众人推,这是官场上的至理名言。俗话讲遇到老实人不欺负他你就有罪,大概便是这个道理。大家伙都在臭他,偏偏你一个人置身事外,这就有些不地道了。
周延儒恰好赶上了这样的风潮了。言官们要想弹劾这位前任首辅,那可是有的是说辞。根本就不是编的,还真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有的言官甚至把这周延儒何日收过别人的字画、金石一类的东西都给抖了出来。这让那些原本还想拜在他门下的士子们都要好生想上一想了。
很快,各种检举就都上来了。矛头直指周延儒,这倒是让那些人少了顾忌,紧接着便是更加大范围的检举,这次连带着这周阁老的门生们都捎带了进来,第一个别检举的就是范志完,说他开始不过当了两年俭事的小官,现下竟能成为一方督抚,言下之意就是说他是靠着他老师周延儒上位的。这个口子一开,和这周延儒有关的一系列人等算是被拿到台面上了。
崇祯皇帝一看,这不是朋党吗。他当政以来,最恨就是这些士大夫们背后里结党营私,不忠心为他做事。现下周延儒的这些事被抖了了出来,那就不能再这么简单的让他致士了。
不过在弹劾周延儒的同时,也有人上折子说是要举荐河南的举人李岩。这样的事情夹杂在这众多的弹劾折子中,本就不是被人注意的。不过崇祯皇帝可是和他的哥哥不一样。那可是相当勤勉的,折子不批完,那是不会去睡觉的。有时候根本就不会寝宫,而是直接睡在御书房里面的。
此时他正在看着言官们的弹劾折子,其实已经不只是言官们,朝中不管什么样的,此时大都要写一个折子上来的,就算没有资格写折子的,也都联了名。刚开始看了那些折子,崇祯皇帝还觉得生气,以至于气到极点的时候竟然直接把折子扔到了书案前,伺候他的小太监自然是吓得跪在了一边上。他知道这位主子可是不好伺候,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把这气撒到他们这些蚂蚁身上。
“哼,看来这周延儒还真是不得人心啊,到这这时,竟然没有一个替他说话的。难道朕真的看走了眼,用了这样一个祸害这么长时间?咦,举荐李岩,李岩是谁啊?来呀,传锦衣卫都督骆养性,让他快点过来,就说有重要事情。”
“是。”跪在一边上的小太监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自己现下是先不用在这里边遭罪了,连忙跑了出去。
这小太监走了,但是崇祯皇帝却是没有停止批阅。他接着又看了一些折子,这里边那举荐李岩的折子就多了许多,有山东济南府的巡抚、兵备道俭事,胶州府的巡抚,通判,武德的兵备道俭事。除了山东的,还有挂着个虚职的河南巡抚,也是举荐李岩。不过他们举荐的位置却是不同,山东的举荐李岩当济南府的通判,河南的则是举荐这李岩到河南来当一县的县丞。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突然的出现在中央大佬的视野中,倒是让崇祯皇帝心里为之一奇。他想了想,这山东地方的官员和河南地方的也没什么联系,要说串联起来,也是不大可能,看来只有等那锦衣卫的都督骆养性来了才能知道这李岩的底细了。
这个时候,锦衣卫都督骆养性已经在殿外候着了。传旨的小太监一传他,马上就躬着身子中规中矩的跟了进来。
崇祯皇帝一看骆养性来了,连忙赐座。不过骆养性却是不敢坐实了,半个屁股挨在那里,等着皇上的问话。
“罗都督啊,你可知道这河南李岩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朕这里可是有不少的折子举荐这李岩的,朕觉得奇怪,便找你来问一下。”
“李岩,哦,臣想起来了。说起来这李岩以前还投过那闯贼呢。”
“哦,投过闯贼?那为何这些人要举荐他。”
“是这样,这李岩的家世倒是清白,说起来他家老子还是因为当初魏阉忤逆的时候,给那魏阉修过祠堂,才被言官们揭发丢了官的。他们家世居河南杞县,前些年河南闹灾荒的时候,他曾出面和那县丞说要官府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可是那县丞没有同意,把他撵出了县衙。那些同乡的士绅们也是嫌他多事,最后反倒是他自己把自家的粮仓打开了赈济那些饥民。不过他家的粮食也是有限,没几下子就吃光了。这些饥民是在没有办法了,便裹挟他冲击衙门。那县丞自然是不乐意,最后他便跟着这些饥民投了山上的土匪。后来那闯贼到了河南地界,他自然是又去投靠这闯贼了。不过他到了闯贼那里好像不受待见,有人排挤他,不得已,他才又跟了那新投靠闯贼的小袁营。后来,那小袁营也是和这闯贼分了家,他就随着那小袁营的一部来到了这山东地界。去年鞑子入寇,据臣的到的确实消息是那些鞑子在山东地界和那闯贼的队伍遇上了,两下里打了个两败俱伤。不过投靠了朝廷的那小袁营也跟着打了一下子,捞到不少的军功,据说鞑子的首级也有个三四百了。当时提议打这鞑子的便是这李岩。那小袁营的军将现下却不是姓袁,而是姓陈,也是那小袁营的一部。大概也是因为这些,山东的那些官员才举荐这李岩吧。”骆养性规规矩矩的说着。他能知道这么多,一方面是因为锦衣卫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另一方面自然也有情报局陈峰暗中安排的结果。像那李岩这些年来的经历,自然是陈峰编好了透露给山东地界的官员们,这才让这骆养性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的。
“哦,想不到这李岩还有这等经历。哎,一个举人倒是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想着接济那些百姓,反倒是这些当朝的士大夫们全然不顾朕这些子民的安危。真真是本末倒置了。若是这天下的官员都像这李岩一样,这天下又何至于糜烂到如此地步。这样看来,这李岩倒是一个中心为国的士子了。哼,若是朕的官员们都像那周延儒一般,怕是这天下到时候还真要有大变动了。朕这次让你来,就是让你把那已经回了老家的周某人给朕拿回来,朕要当面问他,这些事到底是不是他干的。记住,此事要办的利索一些,不要耽搁时日。”崇祯皇帝说道最后,眼里已经满是狠辣。
“臣遵旨。”骆养性连忙起身领旨,然后又是躬着身子退出了这御书房。一下子,这屋子里就只剩下崇祯皇帝,还有仍旧在边上候着的伺候小太监了。
“来呀,去把司礼监的王公公找来。”
“是。”那小太监又是慌忙的跑出去。
中午的时候,皇宫里的一些太监要出宫办差,有采买的,有找人手帮忙的。这其中有一个人却是出了宫后七拐八拐的进了临街的一家店铺,待到他出来后,那店铺后边就已经有好几只鸽子飞了出来。仔细看的话,这些鸽子飞的都是一个方向,通州。
**
通州城中,陈记货栈的后院中屋子里,陈峰坐在那里看了刚刚穿过来的情报,然后对边上的一个人说到:“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按照咱们定的计划来做吧,柳大朗,倭国那边的事情可是办好了,少爷临走的时候可是吩咐过,最好不要超过四月份,我估计南洋那边若是不出什么意外,少爷应该都能摆平的。少爷回来后,可是要看看倭国那什么天皇是否如他计划那样消失的了。”
“局长大人放心,那边早就安排好了,前期先是采了盘子,此事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所以前期功夫倒是费了许多。不过大人放心,我来的时候,那边已经开始动手了,想必此时已经完事了。只是这隔着海,消息一时半会过不来罢了。”
“这样最好。柳大朗,此事一了,你便按照少爷的安排到朝鲜吧,朝鲜的李家,存在下去终究是不利于咱们家在朝鲜的生意的。少爷的意思自然是要他们和那倭国的天皇一样的消失的了。不过这件事现下可不着急,先仔细盘算,那边毕竟还有鞑子的人马。不过我估计这时日不会等的太久了。好了,你先下去吧。”
“是。”
待到那柳大朗出了屋子,陈峰又对坐在一边上的陈勇说道:“阿勇,少爷吩咐你的事情我就不用说了,现下正是动手的好机会,你即刻去江南,动作可是要在那锦衣卫的前头。少爷说了,他要亲自动手,来祭奠老爷。你和弟兄们到时候这活可是要做的干净一些。”
“阿峰你放心吧,那边早就准备好了,少爷可是留了一个营的人马在那边的,端了那周家还是很轻松的。”
“嗯,不过还是不要太张扬,锦衣卫现下虽说赶不上万历朝了,但是还是有些底子在那边的。大江之上有李孟的船队接应你们,倒时候要和他们联系。”
“嗯,我知道了,行了,我这就动身。”说完,这陈勇拱了拱手,转身出了屋子。

第二百七十四章 自立一国

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总督府,那安东尼的办公室里,此时陈政正与一个中年汉人说着话。
那汉人就是荷兰人从爪哇岛汉人中间选出来的一个总领,用来帮助荷兰人管理汉人。这也是荷兰人在东南亚实施殖民的基本措施。当地的土著,还真是靠不上。他们除了懒惰外,其他一无是处,说什么也不会倒是有些过了,但和汉人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差地别。荷兰人刚开始还想用这些土人自己治理自己,到时候只要能把税给收上来就行了,哪成想那些土著们不但和这些荷兰人不友好,而且对于生财之道更是门外汉。这里的气候造就了这里的土著们一年之中即使不怎么劳作,也饿不死。种子随便扔到地里,也不去管它,到了熟的时候只管去收就可以了,杂草有一些也无所谓。那些连地都不种的,倒是可以在林子里采摘野果,或是打一些飞禽走兽什么的。这里没有冬天,一年四季就用个破布围住下半身就行了,所以也不用为穿的和住的发愁。既冻不死,又饿不死,这样的环境早就了当地的土人如同荷兰人嘴里说的那样懒惰。
相比较这些土著而言,从北边的大明迁移过来的汉人倒是勤勉多了,也会持家,有的人家仅仅是第一代来到这里,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能过上中等人家的殷实生活。更比说那些老早就迁移过来的汉人了。荷兰人当时很是奇怪他们来到这爪哇岛上的时候,可是发现这些汉人比他们来的更早的。什么永乐朝的时候就有三宝太监带着大船队来过。迄今为止这爪哇岛上还有那时候的船员水手留下的后人。这爪哇岛上的地名,有许多都是用那三宝太监的名字命名的。诸如什么三宝颜,三宝垄什么的。
自己勤勉,又会操持生计,无论是种地还是经商,汉人都要远远的高于这些当地的土人。荷兰人当时就是很奇怪,为什么这些汉人不自己集结起来,成立一个国家呢,反倒是时时要看那些土著头子的眼色。时日一长了,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汉人的特性还真是纯朴,老实本分,另外就是害怕天朝上国过来治他们的谋反之罪。更有甚者,却是时时想着回到大明,说什么祖宗的田地不能丢,自己远渡出海,已经是对不起列祖列宗了。这和欧洲人崇尚冒险,崇尚挑战困难的性格却是决然不同。荷兰人当时在惋惜的同时,也在庆幸,好在这些汉人如同羔羊一样,不然,这里哪里还有他们插足的份啊。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的用这些羔羊吧。他们就如同荷兰人放养的绵羊,待到羊毛长的差不多的时候,就用剪子剪去一些。里外里,汉人在这土地上的劳动所得,一部分是要进入到他们的腰包的。
于是,他们便把这些汉人纠集在一起,让他们自己从中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做管理人,替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