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莱希欧博士眨眨那双带长长的卷睫毛的大眼,还以为我们是在表现中国人的特有谦虚。
我摇摇头,肯定地说:“矿矿压根儿没提过这事儿”
阿莱希欧博士沉吟一会儿,说:“那还是对门的动兹教授告诉我的,他儿子大卫和矿矿同班。孩子们回来一说,家长中早都传遍了。我是今天才知道的……”她微微扬起那条细长挺直的希腊雕像般的鼻子,让人觉得事态的严重:“不行,明天我要找矿矿的老师说说!”
矿矿连续两次在拼写擂台赛拿了第一名,怎么会我们什么也不知道?直觉告诉我们,好像是有些什么不太对劲儿!
拼写擂台赛,英文叫SpellingBeeCbrltest。比赛办法是首先全班小朋友全都起立,老师给一英语单词,能拼写出来的小朋友继续站着,写不出来的小朋友坐下,表示出局。老师再给第二个单词,依此规则,一次一次比下去,直到剩下的最后一个人,获得第一名。
第一次比赛时,坚持到最后一个的是矿矿。
有人不服,老师问还比不比?
就又比了第二场,这次拼到最后,只剩一女孩和矿矿对垒了一阵,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只有儿子孤零零地站着“独孤求败”。
比一次,可能是侥幸。比两次,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剩下的都是这个一年前还不会说英语的中国小子!
这样,小朋友哑然了!服气了!
如果我当时在场,我一定会老泪纵横的,为我的儿子骄傲。
可是这个教学有方的老师,竟然不吭一声。一年多前还只会结结巴巴地说一句英语:“厕所在哪里?”的中国孩子,竟然站到最后,把全班说母语的美国小朋友比了下去!
恐怕连老师也有些不服气,才会有第二场比赛的。
但第二场,小朋友没了脾气,老师才气不知打从何处出,草草收场。
这事,在美国小朋友中传为佳话,家长们也沸沸扬扬了,我们才曲里拐弯,三传五递地得到消息。该老师不在班上表扬矿矿,没要求小朋友向他学习,这也罢了!背地里鼓励鼓励他,也让他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要继续坚持,继续努力!但老师一声不吭,以致矿矿并不把这事当成一件什么难能可贵的事告诉我们,就像天边飘过的浮云一样的没分量。
我终于按捺不住,在学期结束,儿子要升二年级时、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请她鼓励鼓励矿矿,不然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要坚持?什么是要继续努力?
听筒里,她沉默了一会儿,同意了。
最后,她还是没有向矿矿提及哪怕只言片语。
其实,儿子并不见得比美国小朋友聪明多少,但为什么他在一年前不会说一句英语,而一年后能在拼写擂台赛中击败全班说母语的小朋友呢?
我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我弟弟在一家美国公司当工程师,每当国内有考察团造访公司,都喜欢到他家坐一坐。这时,他常常爱对客人夸张地说,他刚来美时,是个所谓的“三残人士”:不会说——哑巴。不能听——聋子、不能看——瞎子……
弟弟发现在美国有一种专门为聋子设计的电视设备——字幕机,可在电视上显示出字幕。
这种设备对这种刚来美国的“三残人士”是很有用的。因为一般成年人学外语,多是读强于听,一时听不懂,可以借助一下字幕。
我是不赞成用字幕机的,我认为会使人依赖字幕而忽略听力的训练。但妻子却认为可以借助字幕帮助和提高听力。于是,我们家买了一台字幕机。
我看电视时,我将字幕机关掉,但妻子和儿子却喜欢用它。
美国人因为知道英文单词的发音,不会太刻意去注意它的拼写。我们中国人因为不熟悉英文单词的发音,就会在注意学发英的同时,注意它是怎么拼写的?发英与拼写之间有什么规律?儿子就是在一边听发音,一边注意字幕机上的拼写中悟到了一些规律的。
如果那个教学很有方的英语老师和我多交流一些,我把这个“奥秘”告诉她,说不定她也能从中“悟”出一些什么道道来,至少也不必那么不释然。
我已经强调过:划分四个区只是用于区分人类的不同行为及其特点,并不表示某一行为就比另一行为好。
我们试用上面的例子来分析人的四种行为。
首先,让我们来看“直觉行为”,即独立——无意识行为。
我们无法肯定为什么矿矿的老师在他第一次赢了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后,接着又进行第二场拼写擂台赛。如果她是在正常心态的驱使下组织第二场比赛,那是第3区范围的“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也就是说,她是有意识地执行老师这个角色的行为。
但是,从她在比赛过程中以及比赛过后的种种行为来看,她是在“直觉行为”,即独立——无意识行为的驱使下组织第二场比赛的。因为作为“有教免类”的老师,她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应该有其他的想法。
假设她组织第二场比赛的目的是为了看到美国孩子击败矿矿,她的行为是违背“教师”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她当时的这种反角色行为是无意识的、无预谋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
其次,让我们来看“习惯行为”,即角色——无意识行为。
矿矿在连续两次击败全班美国小朋友获得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后,他竟然没有把它当成一件值得告诉爸爸妈妈的好事,而是看作一件可有可免的凡俗琐事,扔到了脑后。直到我们从别处获悉此闻,问及于他,他想了想,才淡淡地认证曾有此事。
孩子的这种表现是角色——无意识行为。
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很崇拜老师的。因此,老师赞扬什么?鼓励什么?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由于老师对矿矿连续两次击败全班美国小朋友获得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并无任何表示,既不赞扬也不鼓励,以致他认为:老师既不赞扬也不鼓励的事就不是什么值得回家告诉父母的好事。
这种行为与我在前面提及的,很多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想法或答案与老师不一致时,就会在“老师总是对的”或“学生必须遵从老师”等等观念的指导下,连想都不想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去认同老师的想法,或接受老师的答案,是同出一辙的。
这是一种内在的、无意识的、无预谋的、不需经过深思熟虑的角色行为。
在这件事情上,老师赞不赞扬矿矿,我并不是很在乎;但老师鼓不鼓励“一年多前还不会说一句英语,一年多后竟能在拼写擂台中连续两次击败全班说母语的美国小朋友而获得第一名”这件事,我却非常在意!
因为老师的言行,会影响到学生的“习惯行为”,也就是角色一一一一x意识行为。老师不赞扬,不鼓励,学生(不仅是矿矿,还包括全班美国小朋友)就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做得好的?什么要继续努力?
再次,我们来分析“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
其实,这是日常中最常见、最容易理解的一种行为。比如,在知道这件事后,阿莱希欧博士表示要找老师交谈;我打电话去提醒老师鼓励矿矿继续努力等等,都是基于“长辈”或“家长”的角色义务和权利,做出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去达到该目标的行为。
当然,矿矿的老师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并且要求特别严格,这些都是角色——有意识行为。这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如前所述,有些孩子为了当一个“好”学生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去“附和”老师,这种“角色——有意识行为”是不应该鼓励和称道的。
最后,让我们来研究“自主行为”,即独立的——有意识行为。
根据前面所下的定义,在这个事件中,哪些是“独立的——有意识行为”呢?
我认为,矿矿的老师在他连续两次击败全班美国小朋友获得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后,对此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公开的赞扬也没有私下的鼓励;在我打电话提醒她以老师的身份就此事鼓励矿矿继续努力以后,她表面上答应了我,但“直未就此事对矿矿鼓励过哪怕只言片语。
作为一个英语老师,她的这种行为是不受角色规范所约束的独立的、超然的反角色行为。很显然,她的这种”自主行为“不是一个好的行为。
当然,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选择投降或反战的日本土兵、德国士兵和意大利士兵,他们所采取的独立的——有意识行为,却是值得鼓励或称道的。
简而言之,用人的两元性和行为的两重性的纵横坐标划分人的四个行为区,这种划分只表现它们的不同,并无好坏之分。
换句话说,”自主行为“可以是一种好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们只能说”自主行为“不同于”确认行为“,而不能说”自主行为“和”确认行为“孰是孰非。素质教育的盲区
一个人的成熟过程为:第1区——第2区——第3区——第4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四个区代表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当婴儿生下来后,就开始用他的直觉和本能去感知世界:热的食物会烫人,哭叫能引来食物或安慰等等。在这个时期,婴儿只能在第三区从事”直觉行为“。
第二个发展阶段:当一个孩子会叫”爸爸、妈妈“后,这个孩子可能就开始进人第2区的”习惯行分'(即角色——无意识行为)的范围。尽管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还不一定理解“好孩子”的真实含义,但他很可能会乐意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去做一个“好孩子”。
第三个发展阶段:当这个小孩成熟到可以理解“好孩子”的真实含义后,他就会愿意遵循“好孩子”的有关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去行事。这就表明他已进入第3区去从事“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
第四个发展阶段:等到这个人能够开始反思某些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的正确性时,他已有可能进入第4区去进行“自主行为”(即独立的——有意识行为)。
当然,这个成熟过程可能是很复杂的,因人而异的,甚至是反反复复的。
如果我们研究这四种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我们会发现那是非常有意思的。
首先,来看看第4区与第3区的关系,也就是“自主行为”与“确认行为”的关系。
西方有两个很著名的管理理论,PH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是天生懒惰的,必须加强管理;Y理论认为人是勤奋的,主要是加强引导。
这两个理论的错误在于把“自主行为”与“确认行为”绝对地割裂开来。
实际上“自主行为”与“确认行为”是互相排斥又相互联系的。例如,在海湾战争中,某些美国士兵的自主欲望是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其角色期待是作为一个忠于职守的再放战士去攻击敌人。于是,才会出现一方面士兵们询问他们的统帅那些有违战士角色的问题,甚至不排除某些士兵怀疑海湾战争的正义性;但另一方面,美国士兵没有任何逃亡或反战的行为,反而是很出色地执行了海湾战争的使命。
在中国的教育领域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对应试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要废掉应试教育的“内功”和“外功”;但同时又很出色地执行了应试教育的各项政策,成为这方面的“高手”。
其次,让我们来研究第3区与第2区的关系,即“确认行为”与“习惯行为”的关系。
如果说“自主行为”与“确认行为”的关系是招生相交的关系,那么“确认行为”与“习惯行为”的关系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让我们来看一个取自《日本、中国和美国三种文化的学前学校》一书的很有意思的例子。这是美国学者拿着录像机到日、中、美三国的幼儿园录下的真实镜头,然后邀请各方面的有关人员观看,并发表评论。作者再把这些镜头和评论汇集成书,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
下面是该书的作者在中国幼儿园拍下的镜头:
十分钟后,绝大部分孩子都已完成了他们的积木造型。老师们就过来检查孩子们的工作。如果有一个造型完成得很好(也就是说,与图片一模一样),这个孩子就被告知去把造型一片一片地拆下来,然后又重新构造这个造型。如果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会要求孩子去纠正名。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们按照老师的模型。图片和说明要求去结构造型时,他们是在“确认行为”的区域里活动。
然而,当一有一个造型完成得很好(也就是说,与图片一模一样),这个孩子就被告知去把造型一片一片地拆下来,然后又重新构造这个造型“。老师就是在开始引导,甚至是在推动孩子的行为从”确认行为“的区域到”习惯行为“的区域。
由于老师的这种引导和推动不断地重复和加深,”确认行为“与”习惯行为“的界限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变得越来越淡。
我在前面的”创造性能不能教“一章里,已较详细地谈到我儿子的绘画比美国孩子的显得”有模有样“,并且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的问题,这都表明了”确认行为“与”习惯行为“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甚至相互增强的关系。
也可以说是在动力定式或定型动力促使下产生的定向思维。
我在一开始建立这套理论时,对第三区的”直觉行为“与第3区的”确认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的。
有一天,教授让我在课堂上讨论这个纵横坐标图解时,一个担任学区副督导(相当于中国一个市辖区的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同学说,当他碰到出乎意料的让人窝火的事情时,他可能会失控而骂人,这时他就会在”直觉行为“与”确认行为“之间,即”独立——无意识行为“与”角色——有意识行为“之间作挣扎……
他的提示,对我很有启发。实际上,这就是人的要挣脱羁绊的”动物性“与人的要组成和维持社会的”社会动物性“之间的冲突。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第4区与第1区,也就是”自主行为“与”直觉行为“之间的非常有趣的关系。
“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