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凰宫:滟歌行by莲赋妩(完结) >

第10部分

凰宫:滟歌行by莲赋妩(完结)-第10部分

小说: 凰宫:滟歌行by莲赋妩(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肿锕

    他闪身挡住我去路,冷冷的道:“好好做你的皇后,侍药承血就好。”

    我缓缓抬眸,轻笑,“易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本宫听不懂?”

    “你真的不懂吗?”他缓缓靠近我,俯低身子。

    我向后退了一步,眸中已有三分戾气,“放肆,本宫乃堂堂六宫之主,岂容你这样轻薄。”

    外围宫人就在亭外,我极力压力声音,这件事情闹大了,对我并没好处。

    他哈哈大笑,引来众人侧目,“我真是后悔。”

    他撂下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我暂且收了怒气,等他把话说明。

    “后悔领了圣命来教皇后娘娘。”他终于道出了全句。

    我微微一怔,转身看向他,他站在那里,看我的目光充满着情绪,怒,痛,怨,嗔,独独没有一样东西,却无一不彰显出它。

    我突然发现我错了,错在我把他当成了平常的男人。

    而他不是,从来都不是——

    他是太后娘娘精心扶佐的亲侄子,除了太后自己,将来唯一一个有可能篡得帝位的男人。

    望着他,我竟然哑口无言,仓皇的转身离去,他亦没有再阻拦。

    见我出来,碧月匆忙上前掺扶,随一帮中宫侍婢浩浩荡荡打道回府。

    “奴才(奴婢)恭送皇后娘娘。”乐府宫人伏地跪送鸾架。

    与之前相比,我的地位已经如日中升,该满意才是,而我心里慌乱如麻,连一刻都平静不下来。

    回到宫中,立刻便有宫人匆忙来禀,“娘娘,良人娘娘已经久侯多时了。”

    我沉默一刻,冷笑道:“哦,真是“稀客”呀!”

    自从上次的事之后,各宫嫔妃到我这里“走动”得越来越勤,而那几个人却仍不见动静,直到今日,终于是有人崩不住了。

    我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凤履踏进殿门。

    王良人敛襟颔首福身候在那里,见到我,立刻露出又怕又怯的表情,恭恭敬敬的请安,“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眼角轻轻瞥了她一眼,我由宫人掺扶着,缓缓在鸾榻上坐下,笑着道:“良人娘娘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她身后宫婢手中端着一个托盘,见问,那个宫人连忙膝行至前,将上面红布揭起,露出一件碧绿通透的翡翠玉像,栩栩如生,刻的竟然是我!

    我眼中露出惊讶神色,随即冷笑道:“这是何意?本宫还没死,用不着人刻像留念,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诅咒本宫。”

    中宫内侍近来伶俐了很多,不待发话便上前将玉像夺下,两名内侍一左一右将主仆二人按倒在地。

    ——————————————————

    血拼去了,晚更了,呵呵,点点推荐,点点推荐,一直觉得收跟推荐存在巨大差距,简直就是天瓤之别,难道偶真得写得不好吗?小郁闷一下~

 第三十九章

    王良人吓得花容失色,惊恐的看着我,哀哀的解释,“娘娘您误会了,臣妾让人雕此玉像仅仅只是为了表达臣妾对娘娘的一片悔改之心,臣妾每日练舞回来都要对着这玉像忏悔,希望娘娘可以原谅臣妾以前的昏庸无知。”

    我轻轻抬了抬手,捉拿的内侍便松了手,躬身退到一旁。

    “那这么说,你每日都像供菩萨一样供着它喽?”我语声平淡无常,并无讽刺之意,相反的竟有几分感动。

    她眸中闪着泪光,使劲向我点了点头,“娘娘,臣妾知错了,求娘娘看在臣妾心诚的份上饶过臣妾罢。”

    我收了情绪,微微笑着,“良人严重了,本是一家人,都是侍候皇上的女人,又何来饶恕不饶恕,本宫只是被架在这母仪天下的后位上,看到后宫被一些妖孽赎乱,不得已才出面整治,其实,本宫又何偿看不出谁忠谁奸,你的心意本宫已经明白,退下罢。”

    我挥挥鸾袖,端起一旁茶盏轻轻吹着。

    她张了张口,并不退下,跪在原地迟疑地看着我。

    我转眸看她一眼,漫不经心放下茶盏,“怎么,你还有事吗?”

    她磨蹭着,小声的道:“娘娘,臣妾想请皇后饶恕臣妾,别让臣妾去叫那个舞了,臣妾愿意每日跟着娘娘学舞工琴。”

    我淡淡哦了一声,意味深长,“原来良人娘娘送本宫这么重的礼,就是为了这件事呀!只可惜得让良人娘娘失望了,那个舞是太后娘娘下的懿旨,从前还好,但现在已经晚了,本宫也无回天之力,不如你就跟贵妃娘娘跳一出,又有何妨?”

    听我这样说,她黯然垂下眸,已经快哭了,“娘娘,那个舞,祼×体跣足,动作奇丑,还戴着面具,简直像个小丑,臣妾真的……”

    噗……我已进口的茶被喷了出来,咯咯笑着。碧月忙用丝绢帮我擦拭襟前殘留的水渍。

    “不妨事。”我抬手挥退碧月,脸上仍带笑意,对王良人道:“本宫已经知道你的意思,你不用再说了。”

    “那娘娘是饶恕臣妾了?”她脸上立即露出欣喜之色,立刻就要谢恩。

    我连忙打住,换上郑重的神色,“本宫可以救你,但有一事你得清楚。”

    “娘娘尽管教导,臣妾一定谨记于心。”她深深伏首,以额触地。

    我目光冷冷的看着那尊玉像,语声更凉似冰棱,“雕玉像的事就先暂且不说,但以后这种蠢事不要再做,至于你的事,本宫自有主意,接下来的日子你尽管跟着贵妃娘娘一道学舞,别的话,半句也不可多言,要是你不能守住秘密……”

    我拉长语声,止而不言,而是将那尊玉像提起来,再轻轻松开手指,碎瓷声如乐悦耳,王良人,连同身边宫人都骇然失色,如此精贵一件翡翠就这样化为灰飞烟灭。

    而我却轻轻微笑,“你明白了吗?”

    王良人点头如捣蒜,亟亟的道:“臣妾明白,臣妾明白,娘娘真是宽宏大亮,宅心人厚,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第四十章

    我轻轻摆了摆手指,“行了,退下罢!”

    听到这令,她方起身吿退,临走,还依依不舍的看着地上那片碎玉,十分可惜,就连碧月都忍不住问道,“娘娘,这么好的玉像,留着玩多好,碎了怪可惜的。”

    我轻笑,缓缓从鸾榻上起身,向内阁走去,“岂能让她觉得一个玉像就能得到本宫的怜悯,也得让她明白,本宫要的是她的忠心。”

    “可是……”她迟疑的道,“那玉像是娘娘自己,摔碎了怕不是吉兆。”

    我目光沉寂,沉默了半晌,冷冷的道:“什么吉不吉,本宫不信邪,留着这玉像也只来遭来更大的祸端。”

    碧月不解,“一个玉像而已,能有什么祸端?”

    我冷笑,挑眉看她,“你以为?这玉像真的是她造的?一个九品嫔妃,无恩无德,又怎么能用得起宫中御用的玉匠,又怎么敢用?”

    碧月有些骇然,低头去看,果然见到碎瓷上有一片赫然印着御唐两个小篆。她不再说话,只是用惊惧的眼神看着我。

    我在心中冷笑,转身进内阁更衣,她随侍在后,一面吩咐宫人过来清扫。

    江山不稳,为了防止内患,今上自登基起就下旨,嫁到宫外的帝姬与赐了封邑的王爷平时不召不准回京,以免谋权,只有重大节日的时候才允许回宫。

    太后寿宴是腊月二十八,与年相近,往年各王爷与帝姬都会提前几天回来,为准备太后娘娘的寿宴,因为今年是五十整寿,所以比以往更加隆重些。

    而我入宫也已经两个月了,宫里不比寻常百姓,还有婚后三天回娘家一说,但是逢年过节时是可以备些赏赐送回去的。

    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的一夜未睡,连夜张罗着,把宫里侍婢内侍支使的团团转,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紧张什么,好像错过了机会就不再有了,总觉得还不够。

    “江南新贡云罗纱十匹,汴京绢扇十把,西域狐、貂、虎皮各五张,织绵司造成衣春夏秋冬各十件,绫罗二十匹,璜、玉、珠、翠各五件,白银三百两,珍珠五串,珊瑚玛瑙各五件,黄金一百两……”

    陈仲念完长长的礼单,躬身禀道:“娘娘,可还缺什么?奴才这就让人去准备。”

    我坐在椅上,看着殿里摆得满满的已经用黄条封装好的赏赐,蹙眉想着。

    香墨走过来,为我加了一件披风,笑着道:“娘娘,想必是想家了罢,过两天年庆宫宴的时候国丈大人就可以带着夫人一道进宫参宴,到时候娘娘就能见到家人了。”

    我苦涩一笑,没有说话,即便是能进宫,郁诚越也不会带妾室来,而我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她,我好想她。

    香墨抬头看看窗外已经泛白的天色,劝道:“娘娘,想不到就不要想了,反正若少了还能再补上,先睡罢,明天就是太后娘娘的寿宴了,娘娘还有得忙呢!”

    我轻轻打了个哈欠,扶着她站起身,“陈公公,你也先回去睡罢,这些东西吩咐宫人明天午时送过去,你亲自去送,临走时再过来见本宫,有话交待。”

    陈仲躬身答是,令宫人把那些东西小心抬出殿外,随即退下。

    忙了一整夜,我也觉得累了,躺到床上便睡着了。

    ——————————————————————

    回复博客网友新呼吸留言,厄~因为我一时把博客密码忘了,想不起来是在哪个日记本上写着,所以在这里回罢,这不是唐代的故事,确切的是历史架空,宫人衣着服饰,礼仪宫规大至都按隋唐时期的来,天朝,是自古中原大国“唯我独尊”的自封,像唐,清,都有自称天朝的记载。

 第四十一章

    梦境中,又到回了小时候,仲夏夜里,我偎在娘身边睡觉,她身上淡淡的兰草萫味仿佛带着催眠的功效,只要闻到就能让我觉得漠明安心,她在旁轻轻为我摇着扇……

    这画面淡而幽远,像一首远古的诗,我辗转反侧,不愿醒。

    ×××

    耳边声音由远至近,缥缈若尘。

    我睁开眼,听到香墨小声轻唤,“娘娘,该起了。”

    勉强撑起沉沉的身子,我淡淡的应了一声,问:“什么时辰了?”

    “平明刚过。”她将鲛绡帐幔左右挂起,扶我起身。

    “平阳长公主,昭阳长公主,华宜长公主,还有诚王爷,晋王爷,睿亲王都已等在殿外了?”她继续说道,弯下身子为我着履。

    我有些诧异,“这些公主、王爷为何要来见本宫?”

    她们刚刚入宫,不是应该先去长生殿请安祝寿才对吗?太后今日上朝垂帘,受文武百官朝贺,皇上吉言万寿无疆,临上朝,这些人却来到我的中宫殿,这让我想不明白,一时竟有点担心。还有……那人。

    “娘娘是新后,大婚仓促,几位公主王爷都没有见过,按理是该先来见见娘娘您的。”她说着,召来宫人为我梳洗。

    我端端站着,任由宫人为我忙碌着。

    今日要上朝,她昨夜便已将朝服备好。

    厚重庄严的绛黄色,上面织金锦凤、祥羽贵屏全由各色金线织就,清、绿、翠、金、银……成百上千个小凤,凤目由极小珍珠点缀,华贵中透露着奢糜。

    宫人亦为我换上了簪珠凤履,和着六屏宝冠,我这身妆扮无懈可击,俨然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的天之娇子,再也没有人会猜到,原来她,不过是个庶出的女儿。

    再见他之前,我的心还是重重的沉了一沉。

    ×××

    我由宫人掺扶着,款款进了正殿,果然见到几个人坐等在那里,见到我,忙起身躬侯,“臣(妾)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我微笑着道:“免礼,赐座。”

    美目扫过,只见莺莺一地的公主、王爷,华衣美服映衬下,眉目清秀,气宇不凡,端的是天潢贵胄。

    待到他时,我便不着痕迹的抽回目光,抱歉的道:“真是失礼了,让各位久候多时。”

    “娘娘近日为忙着母后生辰寿宴累着了,多睡会也是情理之中,相反的,我们倒是失礼了,来早了。”说着便是一笑。

    好一副伶牙俐齿,我脸上笑容淡淡的,转眸看向那人,一身尊贵朝服的昭阳长公主亦笑着看向我,美目中有几分冷艳。

    我轻笑,微微颔了颔首,“昭阳长公主心存体恤,宽容大度,真是当之不愧的天家之女,骄阳之子。”

    我说得温雅平静,她微微惊讶,笑容里多了分戒备。

    我转眸轻笑,热情的与其他人打招呼。

    来之前香墨已经一一向我介绍了这几位的来历:

    平阳长公主,前朝德妃所出,年方三十,下嫁于汴州节度使。

    昭阳长公主,韦太后之女,年方二十二,下嫁于当朝年轻有为的大司农陈褰。

    华宜长公主,前朝娴妃所出,年方二十七,下嫁于金陵节度使。

    诚王爷,前朝班婕妤所出,年方二十二,食邑武陵郡。

    晋王爷,前朝华昭仪所出,年方三十二,食邑秦谷。

    睿亲王,前朝美人之子,年方二十八,食邑平阳。

 第四十二章

    同样的长公主,但平阳长公主与华宜长公主下嫁十几年,夫家从前是节度使,现在仍是节度使,而昭阳长公主的良人陈褰,结婚前突然被提调当了朝中举足轻重的大司农,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公,但只因,昭阳公主是韦太后唯一的女儿,所以一切又都顺理成章。

    晋王爷的母妃因为之前与韦后不和,所以被赐的封地十分贫瘠,从他一身的衣饰就能看出,为人处事又十分小心,连说话都句句透露着怯懦。

    睿亲王,长得一副温文尔雅的好相貌,举止间大方得体。

    我尽管与他们坐谈言笑,暗暗从细节中观察着他们,以防日后对我不利。

    “娘娘脸色不太好……”突然间,一道熟悉的嗓音打破这份别样的“祥和”,众人止了笑,将目光齐齐钉向说话那人。

    我微微笑着,脸上看不出一丝异样,笑着道:“多谢诚王爷关心,本宫只是昨日睡得晚些,不妨事。”

    在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